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5046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及细绳的重力不计,砝码重G50N,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所受到的合力为( )A50N,50NB0N,0NC50N,0ND0N, 50N2 . 关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喝饮料时利用了液体压强B茶壶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电饭锅工作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拍打衣服上的灰尘利用了惯性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所具有的机械能不一定改变B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用力推木箱,没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办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大小4 . 在如图的正比例函数图象中,反映了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B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C在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5 . 以下措施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A上紧缝纫机的皮带B在笔头上装上小钢珠,制成圆珠笔C在纲丝钳口刻上花纹D在乒乓球拍上粘上带颗粒的胶皮6 .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7 .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就是重力,所以物体越重,压力越大B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所以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可以小于物体的重力,但是绝对不可能大于物体的重力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所以压力的方向可以是水平的8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热传递时,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D内燃机都要靠火花塞点火来使燃料猛烈燃烧9 . 2018年5月21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馆开幕。关于羽毛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C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阻力的作用D击球后,羽毛球离开球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10 .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50N的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的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相反,阻力大小始终等于5N,则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分别为( )A45N,45NB55N,45NC45N,55ND55N,55N11 . 电流的单位是为纪念下列哪位物理学家而命名的A牛顿B欧姆C帕斯卡D安培12 . 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是冬季运动会的重要项目,请根据情景回答( )A人推冰壶前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B冰壶对地面的压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3 . 容器中的0 冰块(如图所示)遇热全部化成0 水,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容器内物体的质量B容器内物体的体积C容器底部所受压力D容器底部所受压强14 .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均为p0,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D15 .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B把菜刀刀刃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C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D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16 . 如图,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BCD二、多选题17 . 某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甲、乙、丙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血液滴在甲试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B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乙相同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D三个试管底部受到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相等18 . 如图所示的活动过程中,其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力使静止的物体运动B力使运动的物体停止C力使物体改变形状D力使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19 . 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20 . 2018年5月27日,中国羽毛球队以3:1战胜日本队,时隔五年再次夺得汤姆斯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静止在桌面上的汤姆斯奖杯,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只要球拍对羽毛球施加大小相等的力,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受到重力、空气阻力和推力的作用D击球过程中,球拍对羽毛球的力大于羽毛球对球拍的力三、填空题21 . 今年6月4日,中央电视台对我市焦山“瘗鹤铭”疑似残石的第四次打捞进行了报道,激起了小韦同学对浮力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他用弹簧测力计、烧杯进行了探究,其主要过程和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把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金属块接触水面到刚好全部浸没,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 金属块全部浸没后,所受的浮力是_N, 金属块浸没后随深度增加, 所受水的压强变_22 . 如图(a)、(b)所示表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图(a)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图(b)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_有关四、实验题23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实验中两次将弹簧A端都拉伸到同一点O的目的是_24 .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 点”的实验中,(1)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选填“好”或“差”).(2)若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待测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的高度差从而来确定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上叫做_(选填字母);A图像法B转换法C等效替代法D控制变量法(3)若使用调好的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的情景如图A、B、C所示a.比较A图、B图和C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b.在B图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同时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从而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的关系(4)如图D、E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没有标签).小唐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小唐则认为图D烧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小的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理由是:_(5)如图F,小明在一只开口且盛满水的矿泉水瓶的侧壁开了三个大小相同的孔,你认为喷射速度最大的是_孔处的水25 . 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芳想利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分开来。(1)当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芳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出现此情况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以下调节方法可行的是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芳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乙和丙所示。他发现图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丙杯子中盛的是清水。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是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26 .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和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该组的小明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_(已知)27 . 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1)把小车放在较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更有利。(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3)保持两吊盘中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_。(4)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5)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_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28 . 小安同学用如图甲、乙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F”形LED灯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_。(2)图乙中,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F”形LED灯在2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F”形LED灯在光屏上应成倒立、_、的实像,这个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F”形LED灯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4)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F”形LED灯放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呈现“F”形LED灯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透过透镜我们可看到_、放大的虚像,这个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5)图乙中,如果在“F”形LED灯和透镜之间放一个凸透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屏应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实验现象用于矫正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6)某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成的像出现了如图丙的现象,像在光屏的下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29 . 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透明有机盒内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1)实验时,他通过观察_来比较砖块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试验方法叫做转换法,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的其他实验还有哪些,请举出一例_。(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用图中_两次试验进行比较。(3)分析比较图中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0 .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用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_;(2)实验过程中,小华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_(选填字母代号)状态,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松手前卡片静止 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C.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3)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_;(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同学们一致认为前者的实验方案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_(选填字母代号).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A小卡片容易扭转31 . 用如图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当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液体内部的深度增大时,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_;在同一深度,改变金属盒橡皮膜朝向,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_。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32 .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如图(a)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此时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小于/等于)右边压强;调节的方法是:(选填“A”或“B”)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且液面等高),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b)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b)杯子中盛的是水;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3)若要探究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是否相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在液体中某一深度处,改变,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33 . 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前,观察如图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分度值为_,然后将弹簧测力计在_(竖直、水平、任意)方向调零(2)甲小组的同学测量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其读数为_N(3)乙组同学测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物理量和次数12345质量m(kg)0.050.10.150.20.25重力G(N)0.511.522.5(4)根据乙组数据画出图像(_)(5)该实验的结论是:_五、计算题34 . 共享单车为我们保护地球环境,实现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图是小阳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时,在某段水平路面上行驶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小阳与自行车的总质量为90 kg。(g取10N/kg)求:(1)小阳与自行车所受总重力是多少N?(2)小阳在该段路程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是多少?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