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20版七年级地理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3614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2020版七年级地理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口市2020版七年级地理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口市2020版七年级地理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市2020版七年级地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劳动力充足 人口老龄化严重 资源、环境压力大劳动力素质高 消费市场广阔ABCD2 . 有关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面积和人口上是世界第一大洲B有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C气温上有北半球的“寒极”,降水上有世界的“雨极”D“寒极”的存在完全是由于亚洲有位于寒带的地区3 .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A长江B湄公河C锡尔河D多瑙河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江山多锦绣,亚洲雄风满天吼,亚洲河像热血流”一曲亚洲雄风,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下图为亚洲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4 . 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A欧洲、非洲B非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D欧洲、大洋洲5 . 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中,不包括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C马六甲海峡D白令海峡6 .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年较差小C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炎热多雨7 . 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极地气候8 . “一带一路”将亚洲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山水相连,心手相连。“一带一路”给亚洲经济带来了活力。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是A铁矿资源B石油资源C汽车产品D木材资源9 .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承担印尼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建设项目,建设雅万高铁时需要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泥石流B地震、洪涝C沙尘暴、干旱D凌汛、旱涝10 . 能反映南亚7月盛行风向的天气符号是ABCD海外网2018年11月8日电:经历了周三( )日一晚上的排灯节鞭炮“洗礼”后,印度首都新德里8 日陷入严重的空气污染,8日上午,有6处地区都监测到空气质量指数( AQI)爆表达999,平均值也处于“危害”等级。许多人都在家中躲避空气污染。每年11月,灰蒙蒙的雾霾笼罩着印度首都新德里这座拥有2000万人口的城市。世界卫生 组织表示,每年有100多万印度人死于雾霾,而新德里的空气质量是世界上所有大城市中最糟糕 的。读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 . 新德里是图中的ABCD12 . 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重工业十分发达BC 是印度南部的恒河平原CB 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河D印度隔喜马拉雅山与A国中国为邻13 . 根据材料分析,该天新德里居民的做法不合适的是A开窗通风B减少户外活动C出门戴防护口罩D打开空气净化器14 . 下列关于新德里的空气质量这么糟糕的原因,正确的是采用清洁能源 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重工业 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汽车尾气排放 建筑 施工以及收获之后在农田进行的焚烧活动 大部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排入江河ABCD15 . 俄罗斯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是A莫斯科 B圣彼得堡C伏尔加格勒D摩尔曼斯克16 . 既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又是它最大的综合型工业中心的城市是( )A莫斯科B圣彼得堡C伊尔库斯克D符拉迪沃斯托克读东南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 A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A南高北低B呈三级阶梯分布C西高东低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8 . B海峡的名称是( )A直布罗陀海峡B马六甲海峡C土耳其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19 . 亚洲东部是著名的季风区,冬季盛行(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20 .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扼守这个路口的“咽喉”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霍尔木兹海峡D马六甲海峡去年春季东南亚各国旱情严重,我国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缓解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旱情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 . 我国开闸放水是因为( )A湄公河流域气候干旱,水源得不到补充B湄公河的河水只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澜沧江C在我国境内降水多于下游各国D沿岸国家“同饮一江水”22 . 根据资料判断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23 .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越南B老挝C泰国D柬埔寨24 . 凭借独特地理位置优势,国际贸易和金融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是( )A越南B东帝汶C菲律宾D新加坡25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温带B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C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D东南亚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6 . 亚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南寒带C北寒带D北温带27 . 关于亚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亚洲共地跨热带、温带两带,热量充足C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D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28 . 造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河流众多C夏季风的强弱D寒潮的影响29 . 关于俄罗斯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B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二位C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二位D亚寒带针叶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9月15日,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和第19号台风“杜苏芮”逐渐远离我国,虽然没有登陆我国,但其处围环流给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风雨。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30 . “泰利”和“杜苏芮”分别经过我国哪些濒临的海域A渤海和黄海B黄海和东海C东海和南海D南海和渤海31 . 本以为“泰利”即将登陆我国东部沿海,然而它却跑偏了,于16日夜间到17日上午在日本九州西部沿海登陆。请问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除了日本还有下列哪些国家?A俄罗斯、文莱、菲律宾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D蒙古、朝鲜、韩国32 . “杜苏芮”也和我国相忘于江湖,跑到了我们的邻国越南去了,请问与我们接壤的东南亚国家有哪些?A印度、缅甸、尼泊尔B俄罗斯、蒙古、朝鲜C缅甸、老挝、越南D哈萨克斯坦、阿富汗、泰国33 .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地球运动34 .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中,向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有( )A木材和电子产品B钢材和轻纺产品C家电产品和汽车D棉花和照相机35 . 关于下列国家和地区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B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雨林地区的居民深受旱灾威胁,农产品产量很低C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D印度的农业生产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36 . 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从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小题2】影响C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小题3】亚欧大陆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与哪个地点相同AA点BB点CC点DD点【小题4】这四个点都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37 . 印度的小麦主要种植在A印度河流域B恒河三角洲C德干高原D恒河平原38 . 马六甲海峡位于( )A位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B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C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D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二、解答题39 . 读俄罗斯(左图)和巴西(右图)图文资料,完成问题。(1)两国境内都有大面积的森林分布,巴西境内有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植被)。(2)两国的地形都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巴西。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在其欧洲部分,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在部沿海地区。尽管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但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可可、咖啡豆等农产品,表明俄罗斯缺少带气候。(3)巴西甘蔗产量世界第一,国内汽车大量采用甘蔗做原料生产的酒精为燃料;俄罗斯资源丰富,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被称为“世界加油站”。(4)两国都是所在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口构成最显著的特征是人种数量多。(5)俄罗斯的芭蕾舞享誉世界;巴西的舞也渐风靡全球。40 . 读“东南亚示意图”,回答问题:(l)东南亚由A_和B_两大部分组咸。(2)C是著名的_海峡,它是连接图中_洋和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其东南端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_:国家是_。(3)东南亚位于_(低纬、中纬、高纬)地区,热量充足,湿热的气候有利于_(粮食作物)的生长,东南亚也是世界上_、蕉麻等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41 . 读世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1)A处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其名称是。B处位于赤道附近,这里人口(填,“稠密”或“稀少”)。(2)C地的气候类型是,在该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大洋名称)的东南季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风向)。42 .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读下图回答问题。(1)“陆上丝绸之路”穿过图兰平原,该地盛产_(经济作物)。(2)“海上丝绸之路”必经斯里兰卡岛,该岛地势特征是,一月份盛行_(方向)季风。(3)2014年6月一艘商船从福建泉州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到达东非蒙巴萨港,两地居民在人种上的差异是_。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