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3483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在A北京的中关村B上海埔东C陕西省西安市D台湾新竹2 . 屈原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中的“南国”是指(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荷兰花海度假区位于大丰区城北的新丰镇,系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省智慧旅游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读大丰荷兰花海百度位置截图,完成下面小题。3 . 荷兰花海位于盐城市区的( )A正东方B正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4 . 图中所示的海域为(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5 . 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是 ( )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C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6 . 图中甲区域与乙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B昆仑山祁连山C大兴安岭太行山D秦岭黄河7 . 确定丁区域与甲乙丙三个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和降水B海陆位置C地形D纬度位置8 . 甲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盆地和山地B高原和平原C丘陵和平原D高原和盆地9 . 下列气温和降水量图,符合丙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BCD10 . 符合丁地区农业类型的是( )A旱作农业B水田农业C灌溉农业D河谷农业11 . 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B从小范围来看,我国各民族分布呈现“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C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并不是由单一民族构成D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分布最广泛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2017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核泄露危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从2009年起,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掌握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很有必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2 . 关于此次日本发生强震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B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C位于亚欧板块与和印度洋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13 . 如果在上课时突然遇到地震,下列做法最不科学的是A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到空旷地B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C坐在教室保持镇静,待地震停息,马上撤到安全地带D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要击打发声体,注意保存体力,直到有人发现为止14 .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B石油C金矿D土地15 . 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黑龙江省乌苏镇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称,边境贸易发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6 . “东方第一镇”位于A图中B图中C图中D图中17 . 边贸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有可能主要来自的国家是A越南B俄罗斯C日本D韩国二、解答题18 . 读下图,试分析回答。(1)图示区域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南部地区主要以 地形为主。(2)该区域地处沿海,R河河口以南海岸线比以北海岸线,A岛所在的地区有我国最大的 渔场。(3)图示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分析R河流为本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有利条件?(两点即可) 19 . 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对南方地区景观的描述,错误的是_。A漫山遍野荔枝林B甘蔗扯起青纱帐C椰林婆娑菠萝香D麦浪金黄玉米香(2)冬季,成都比上海的气温偏_(高或低),请结合资料分析原因_。(3)图中甲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_。(4)甲地区(长江三角洲)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请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5)依托优越性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还有乙_(工业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乙地区和港澳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的合作模式被称为“粤港合作新模式”,下图中a是指_地区,b是指_地区,请评析导致模式变化的原因及新模式对珠三角第二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_。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