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精编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945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关于秦汉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C华佗制成了“麻沸散”D司马迁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 . 西汉国力强盛时期,“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刺史的职责是A行政事务B监察事务C军事管理D财政管理3 .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出我国古代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4 . 东汉末年,统治黑暗,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A张陵B张角C陈胜D吴广5 . 下列哪副图片正确反映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6 . 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的是编钟“画圣”王羲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兵马俑石窟艺术ABCD7 .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子制作彩陶ABCD8 . 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有人要,拐杖却是抢手货,这种现象说明了A秦朝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喜欢穿鞋子,而喜欢拄拐杖B秦朝规定人民不能穿鞋子,只能拄拐杖C秦朝法律的残暴D那是外来品9 . 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秦统一中国 楚汉之争 “光武中兴” 文景之治ABCD10 . 宋书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魏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江南有优越自然条件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C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11 .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两段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都是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整顿吏治,以德化民C统一思想,巩固统治D钳制思想,摧残文化12 . 春秋时诸侯争霸战争对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人口数量减少B国家剧烈动荡C促进民族融合D王室衰微13 . 礼记中所谓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他们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A世袭制B武力争夺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14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句中的江东子弟曾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该战役是( )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15 .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16 .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人是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17 . 某同学在学习“东汉的兴亡”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A开始建立刘秀公元25年称帝B兴盛局面光武中兴促进发展C走向衰亡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沉重打击陈胜吴广农民起义18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的藏宝“大克鼎”。作为史料,它可佐证A汉字最早起源B西周分封世袭C战国军功授爵D秦朝中央集权19 . 下列食物中不是汉代时才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是A核桃B芝麻C葡萄D粟20 . 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统一之后的货币是( )ABCD21 . 在刘邦的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A率兵包围咸阳B在垓下大败项羽C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D改变统治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22 . 秦朝时,今常熟地区属会稽郡吴县管辖。那么,当时这里的民众所使用的货币是ABCD23 . 下图所示,居住这种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4 . 春秋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是出现了A牛耕B铁制农具C耧车D青铜兵器25 . 下列人物与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冲之伤寒杂病论B顾恺之女史箴图C王羲之兰亭集序D贾思勰齐民要术二、综合题2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材料二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摘自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的人物及其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二,指出“跨世大辩论“的具体表现及其社会背景。(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和政治方面的特征。2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国语周语记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国,途经陈国时,就看到那里“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野外堆放着谷物,谷场还没有修整)的“公曰不治”景象。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国史概要材料三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材料四秦朝疆域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反映的历史现象。这会导致什么后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西部边疆到哪里?在北部边境线上修建了什么工程?主要目的是什么?28 . 回答下列问题,完成某兴趣小组主题为“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探究性学习。材料一探究类别探究成果探究感悟科技成就青铜工艺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它展示了(朝代)高超的铸造水平。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科技和传统文化曾领先于世界。造纸艺术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朝代),后又经(人物)的技术改进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文化成就文字演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朝代)开始。当时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它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光辉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创立了家学派,该学派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材料二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讲话(1)完成材料一中的填空。(2)材料二中各学派的主张观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至今给我们社会及人生以启迪,请把下列思想家前的字母代码填入他们所主张的思想观点后面: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反对空谈主义,强调以法治国。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3)根据材料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精髓?2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诗(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材料三: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3)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材料四:“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4)材料四中“从其计”中的“计”指的是什么政策?材料五:“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5)据材料五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建议?这项建议被采纳后,产生了什么影响?(6)“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请你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30 . 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1)材料一中的“他”后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 (2)材料二中商君是谁?于哪一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3)在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什么?使土地合法化的措施是什么? (4)从材料二中可看出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何影响? (5)春秋时期,齐国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就霸业。战国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虎视群雄。管仲和商鞅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