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924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沙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沙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东汉末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的领导人是A刘邦B陈胜C张角D项羽2 . 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贵族子弟可能经历( )学汉语穿戴汉族服饰改汉姓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用汉字处理公文ABCD3 . 公元前2世纪对于西方的罗马和东方的中国都是一个重要的世纪,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A三家分晋B秦灭六国C西汉建立D漠北战役4 . 汉朝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最重要的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最远可抵达A中南半岛B马来半岛C马六甲海峡D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斯里兰卡)5 .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创立道教学派B修筑都江堰C改进造纸术D提出了“治未病”理论6 . 汉武帝时能够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主要前提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B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分封制的全面推行D城市管理制度的健全7 . 中国古代民族迁移有两个大的流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入江南(见下图),这两大迁移最主要的后果是(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旗融合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ABCD8 .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9 . 东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国家政权由统一走向分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各政权为争夺权力,相互间不断发生战争,强者争锋,弱者消亡,逐渐趋于统一。下列战役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且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有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赤壁之战 巨鹿之战ABCD10 .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以下统治局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汉武盛世-光武中兴-文景之治B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C汉武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D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武盛世11 . 按顺序观察下列三幅图,反应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A分裂割据B分久必合,合久必分C走向统一D战争不断12 . 下列对“文景之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劳动人民摆脱了剥削B政治清明C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D人民生活安定13 .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汉武帝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A三国演义B史记C齐民要术D水经注14 . 下面是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A处为A西汉B西晋C三国D宋15 . 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再现南方经济发展的农业技术是( )A“获湖”和粪肥B翻车C齐民要术D区田法和代田法二、综合题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如图)。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四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1)根据材料一,秦朝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的官名是什么?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2)阅读材料二,汉初分封王国的目的是什么?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3)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5)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17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人民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1)图示中、处分别是什么政权?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一城市?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2)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材料三知识结构图(3)写出材料三中横线处的改革家。材料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