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大交融》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495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大交融》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大交融》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大交融》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大交融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淝水之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哪些成语反映了淝水之战时的情况( ) 破釜沉舟 投鞭断流 揭竿而起 风声鹤唳A . B . C . D . 2. (2分)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的交战双方是( ) A . 东晋和西晋B . 西晋和前秦C . 东晋和前秦D . 南朝和前秦3. (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 . 东晋B . 宋C . 前秦D . 北魏4. (2分) 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 ) A . 西晋 前秦B . 东晋北魏C . 西晋北魏D . 东晋前秦5. (2分) 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 . 淝水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巨鹿之战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共5题;共10分)6. (2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中国”一词在传统中有三种主要涵义:第一是地理意义的中国,中国即“中原”二是政治意义的中国第三是文化意义的中国,中国是文明世界在古代,能称为“中国”的政权,就必需占据中原和践行华夏文化,才能真正地成为“中国之主”。下面哪个史实说明这一结论( ) A . 张骞通西域B . 商鞅变法C .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D . 北魏孝文帝改革7. (2分) (2019徐闻模拟) 在我国历史上,494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改革是( ) A . 商鞅变法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王安石变法D . 王莽改制8. (2分) (2018九下长沙月考)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魏主决定( ) A . 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B . 迁都洛阳C . 采取措施统一中原D .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9. (2分) (2019玉林)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触。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 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 . 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C . 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 .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10. (2分) (2019三明模拟)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 . 地方建立县制B . 实施汉化政策C . 创立科举制度D . 册封鲜卑贵族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共5题;共10分)11. (2分) (2019七上宜宾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说明了( ) A . 民族交融已经成为趋势B . 各民族放弃了原有习俗C . 民族界限是固定不变的D . 民族之间影响呈单向性12. (2分) (2019七上定西期末) 穿越时空,你对西晋后期大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在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赵某:北方社会动荡不安B . 钱某:南方比较安定C . 孙某:为了躲避战乱D . 李某: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13. (2分) (2019九上安丘期末) 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诗中提到了西晋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 ) A . 北方战乱频繁B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C . 经济重心南移D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14. (2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下列填入框中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 .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 .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 .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 .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15. (2分) (2018七上郑州期末)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三国时期,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制船技术到达过台湾的是( ) A . 魏B . 吴C . 蜀D . 前秦四、 材料探究 (共3题;共45分)16. (15分) (2019七上港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二: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改为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独孤刘拔拔长孙贺兰贺勿忸于于中国历史(部编人教版)(1) 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他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哪些影响? (2) 材料二的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孝文帝除了改汉姓外,还进行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有哪些影响? (3) 综合以上两次改革,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7. (15分) (2019七上泾阳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1) 材料一中的“卫鞅”指谁?他哪年开始变法? (2) 卫鞅变法的作用有哪些? (3) “魏主”指谁?材料二中列举的是魏主改革的哪项措施?其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4) 两则材料中的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分析。 (5) 以上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请提几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18. (15分) (2019七上南宁期末)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察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材料二: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圈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材料三:(魏晋南北期)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氏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文化和物质文明,如胡乐、舞蹈、胡床、胡饼等部成丁汉族生活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图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儒家创始人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张强出使两域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骞出使西域后开了一条什么道路?这条路住中外交流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3) 材料三中“统治苔的主动政策”指的是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融合有什么积极影响? (4)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淝水之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共5题;共10分)6-1、7-1、8-1、9-1、10-1、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共5题;共10分)11-1、12-1、13-1、14-1、15-1、四、 材料探究 (共3题;共45分)16-1、16-2、16-3、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