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肝脏分段及读片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261402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T肝脏分段及读片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CT肝脏分段及读片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CT肝脏分段及读片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T 肝脏分段及读片基础,1,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CT片上肝脏的分段 CT读片基础 肝癌肝血管瘤的CT诊断,2,一、肝脏的分叶和分段,过去,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个半肝。 现在,肝脏灌注方法确定五叶八段。,3,肝脏的三个主裂(正中裂,右叶间裂,左叶间裂) 两个段间裂(左段间裂,右段间裂) 一个背裂,4,国际上,Couinaund分段,5,五叶八段是根据门静脉和肝静脉在肝内的行程划分,6,二、 CT片上肝脏的分段,通过肝静脉和门静脉的分支判断 肝静脉:左中右 门静脉:左右 右:右前 5,8段 右后 6,7段,7,第二肝门下方层面CT横断面,8,第一肝门层面CT横断面解剖,9,胆囊窝层面CT横断面解剖,10,11,三、CT读片基础,平扫,动脉期,静脉期 观察:位置,形态,密度,12,肝脏CT正常表现,1、肝大小、形态、轮廓 2、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上腹部其它脏器如脾脏等。 3、肝血管: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表现为肝内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 4、 肝内胆管:正常不显示。 5、增强扫描:肝实质和血管明显强化,密度升高。,13,14,4,二 CT 正常腹部,肝,胃,胸主动脉,奇静脉,贲门,半奇静脉,脾,15,5,门静脉,胆囊颈,二 CT 正常腹部,肝圆韧带,胆总管,肝总A,肝尾叶,下腔静脉,胸主动脉,右膈脚,左膈脚,16,6,门静脉,胆囊体,二 CT 正常腹部,胆总管,胰尾,脾静脉,脾动脉,肝总A,腹主动脉,17,7,二 CT 正常腹部,门静脉,胆囊体,胰 体,脾静脉,右 肾,左 肾,腹主动脉,18,二 CT 正常腹部,8,胆囊底,胰 头,十二指肠,左肾上腺,脾静脉,19,9,二 CT 正常腹部,胆囊底,胰头钩突,肠系膜上动脉,肾周脂肪囊,肠系膜上静脉,20,11,二 CT 正常腹部,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右肾静脉,十二指肠,21,四、肝癌肝血管瘤的CT表现,肝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与病理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无症状。 女性:男性4.55:1。 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0cm; 扩张的异常血窦单层血管内皮细胞,22,影像学表现 CT:平扫时呈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其中心密度更低;增强时,A期可见边缘呈结节状强化,渐向中心扩展,整个血管瘤被对比剂填满,V期及延迟10分钟扫描仍有对比剂,故有“快进慢出”(早出晚归)特点,不同于肝癌。,23,24,25,肝癌 血供主要由肝动脉供血,90为富血供。 门静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 肝外血行转移肺、骨、肾上腺和肾等; 侵犯胆管阻塞性黄疸; 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6,CT 平扫:病灶呈低密度 增强: A期: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强化 V期:对比剂密度下降,肝实质强化 肝实质期: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肝 符合“快进快出”特点,不同于血管瘤,27,28,29,肝转移癌 CT表现 平扫: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光整或不光整,可有坏死,少见有出血或钙化 增强:多数病灶有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典型表现为病灶中心低密度,边缘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称为“牛眼征”,30,31,谢谢,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