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2539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有位老师制作了四句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到中华。”根据这个不完整的朝代歌,和你所学知识判断,下面年代尺中对应的某个朝代起始点,正确的是A夏、商、西周、秦B秦、西汉、西周、夏C夏、商、秦、西汉D夏、东周、秦、东汉2 .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娶妻有日,过门不死。九土既理,玄圭锡兹。”他歌颂的是奴隶社会的哪位历史人物A尧B舜C禹D太康3 . 历史推论离不开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B王与马共天下反应了东周初期的政治格局C八王之乱标志着西晋由盛转衰D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 . 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牧野之战葵丘会盟商鞅变法ABCD5 .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 ) 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3-5世纪8-10世纪14-16世纪ABCD6 . 东汉王朝走向衰败的表现不包括A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B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C官僚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D大地主拥有私人武装7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班超出使西域西汉建立商汤灭夏孝文帝迁都八王之乱百家争鸣ABCD8 . 下边是小华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的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的南移C民族关系的发展D政权的并立9 . 西汉时期,因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这一时期,诸侯国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其中的著名战役有阪泉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牧野之战ABCD10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鲜卑姓汉姓拓跋元丘穆陵穆步六孤陆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文景之治11 . 西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这与统治者实施的哪一措施无关?A减轻税赋徭役B废除严刑峻法C提倡勤俭治国D合并郡县,裁减官员12 . 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胡昭B贾思勰C祖冲之D刘徽13 . 官渡之战的主要影响是A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B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C建立统一的西晋王朝D正式形成三分天下局面14 . 一位历史爱好者在游览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元谋人遗址时整理了一些资料,下列选项的表述不符合这处古人类遗址的是(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它因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而得名C这处遗址的居民已会种植庄稼D这处遗址的居民会制造工具15 . 汉书记载:“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是由于下列哪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C大泽乡起义D垓下之战16 .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中华民族的“始祖”除炎帝外还有A尧B舜C禹D黄帝17 . 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班超B甘英C班勇D司马迁18 .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新旧社会制度更替19 . 下列劳动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磨制石器骨针铁器青铜器打制石器ABCD20 . 如图所列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二、填空题21 . 填空题(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的国家之一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朝开始。(3)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周朝的统治者实行_(4)东周分为_和_两个时期。(5)历史上实行变法收效最大的是_国。(6)李冰在今天成都以北修筑了一个既防洪、又有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是_。22 . 杰出的历史人物善于开创历史新局面。(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书立说,形成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3)西汉与东汉初期统治者开创的盛世局面分别是和。23 . 写出下列人物的著作成就。(1)顾恺之_(2)司马迁_(3)贾思勰_(4)王羲之_24 .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这一单元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A夏朝出现甲骨文B西周实行分封制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25 .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三、判断题26 .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利用树皮、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27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改正:(2)266年,司马睿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改正:(3)316年,内迁的鲜卑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改正:28 . 主张“兼爱、非攻”的是道家的思想主张。_(判断对错)29 . 判断题(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每小题2分,(1)、半坡人已经会种植水稻,人工取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2)、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秦朝。(3)、诸葛亮建立了蜀汉。(4)、西汉的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5)、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30 . 316-589年的二百七十多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陈、梁、齐四个王朝,历史上成为“南朝”。( )四、综合题31 . 城市、文化遗产见证人类发展。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古代北京)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召公于蓟(今,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隋朝时称涿郡,位于大运河永济渠的一端。1153年,金朝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元朝时北京称为大都。1421年正月,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清兵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近代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签订北京条约。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馆。1898年,在北京成立京师大学堂,后改名为北京大学。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攻占北京。次年,签订签订辛丑条约。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中华民国迁都北京。1937年七七事变后,被日本占领。(1)依据材料一(古代北京)并结合所学,对以下表述进行判断: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错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北京的历史与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有关。隋朝时的涿郡是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的最南点。元朝时创立行省制度,大都隶属中书省。明朝时,北京开始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2)近代北京记录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用(近代北京)大事记中的史实证明以上观点。体现“列强侵略”的是:(填写序号)体现“救国探索”的是:(填写序号)材料二图3图4(3)材料二中的图片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应该分别位于下图中的哪个位置?任选其中一处文化遗产,撰写介绍词。(介绍词包括该文化遗址的名称、修建的时期、作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此次丝绸之路申遗内容包括括从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到广大中亚国家地区横跨亚欧大陆遗产点33处,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快速推进产能合作,已经形成了总金额达270亿美元的重点合作项目清单,同时成立了20亿美元的中哈产能合作基金,丝路基金在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吉尔吉斯斯坦已经建立了四所孔子学院,在中国有3000个留学生。前总统奥通巴耶娃强调,中吉两国联系紧密,但目前彼此的了解还很有限。当前最重要的是拓宽两国的互联互通渠道,加强深入了解,培养更多的“汉学”专家,从而更好地促进与中国的经贸、人文交流与合作。摘编自网络(4)依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项目的申遗成功有何现实意义3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职官志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对比材料一、二,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是哪个皇帝设立,有何职权?对比材料二、三,殿阁大学士与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33 . 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相互隔绝、地区性局部交流,最终走向一个整体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家教信念来自远方。”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在回想大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时,西方人通常想到的是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和爱哲伦伦当时,敢于从事性命相关的航海探险的不是中国人、印度人或阿拉伯人,而是西欧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但现在,人类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子跨过了地球。人类能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2)材料二中的“航海探险”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航海探险活动的世界意义。(3)材料三中的汽船、铁路和电报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一体化发展产生的影响。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