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164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D以上答案都不对2 . 从1953年起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 .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4 . 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些口号反映出当时我国A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B经济建设违背客观规律C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D经济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5 . “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口口口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口口口”处的烈士应是A邱少云B黄继光C王进喜D彭德怀6 .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是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百年荣辱入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人民公社长青藤,贫下中农向阳花ABCD7 .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AABBCCDD8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书第九章的内容,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议会制度ABCD9 .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四幅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情满怀迎跃进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欢庆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ABCD10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 .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1949年,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A四五运动 悼念总理B八国联军烧杀抢掠C开国大典D五四运动痛斥北洋军阀12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番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13 . 1950年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为此,中国进行了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14 .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A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B实现农业合作化C掀起“大跃进”D完成土地改革15 . 穿越历史时空,来到1953年的我国的一个农村。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很大提高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C地主阶级被消灭D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16 . 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令克拉克将军遗憾的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C美国独立战争D抗美援朝17 .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报道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9 . 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土地法案B减租减息土地政策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0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诗歌用大气磅礴的革命豪迈之情,描绘了可歌可泣的史实是( )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我的祖国和世界)材料一随着徳、意、日法西斯的溃败,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重新浮现,特別是美苏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双方开始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臧嵘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历史(必修I)(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局面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推行的政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表现。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图,有力推动了维护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増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対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吋?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対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我的祖国和家乡)(3)有学者概括说,“中国近代半湖南,湖南近代半醴陵”。请你写出义勇军进行曲(今中华人民共和同国歌)作词的湖南人及领导湖南和平解放的醴陵人的名字。(我的祖国和我)(4)时代风云激荡,历史沧桑巨变。在祖国70华诞到来之际,我送给祖国母亲的一条祝福语是:22 .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材料二 材料三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民强国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报道部分主题词材料四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重视科技力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世界共同发展。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2)依据材料三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什么?请举一例在东北地区该部门的重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重大意义。(3)材料三中“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八五”计划期间,又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4)综合以上材料,从工业化的角度谈谈我国如何才能走向民族复兴?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二: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请列举这一时期的工业、交通各一项主要成就。(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是我国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一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在全国掀起了哪两大运动?怎样评价这两大运动?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三、论述题24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一些弯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形成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材料三: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3)依据材料三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