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139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度B分封制C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2 . 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恶果包括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科举制度僵化,限制人才培养ABCD3 . 清代小说中艺术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4 . 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皇帝权力的削弱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5 . 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 )A加强皇权B加强军权C提高内阁地位D加强六部实权6 . 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的时间是A581年B589年C605年D610年7 .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强力的措施,其中不包括A派文臣任地方长官B设置节度使C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力D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8 . 下列搭配不属于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是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B华佗-麻沸散C宋应星-天工开物D李时珍-本草纲目9 . 中国古代有一首军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停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该军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文天样抗元C康熙帝抗击沙俄D戚继光抗倭10 .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甘英出使大秦B张骞通西域C戚继光抗击倭寇D郑和下西洋11 . 唐太宗在位二十余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其统治措施中的“轻徭薄赋”所体现的思想是A仁政爱民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民主法治12 . 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A唐朝B北宋C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这一时期特征是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二、综合题13 .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材料四“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时间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14 . 文化教育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材料一西周时期,学校都由国家兴办,教育由官府垄断。教师由官员兼任,世代世袭。规定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受教育者一般为贵族。春秋时期,一些声望高隆的学术大师创办私学,他们多是独立的自由职业者。各国对私学的教学内容不加干预,教师根据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安排课程,如儒者宣扬仁义之学,法家传播刑名之术等。教育对象也有所变化,如孔子的弟子南宫敬叔等是贵族子弟,子贡出生在富商家庭,颜回却非常贫穷。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1)依据材料一,比较西周和春秋时期在教育方面的不同。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张。材料二汉武帝建元五年,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显博士(研究、传授“五经”的太学教师),而原先设立的传记、诸子等博士则历久不置,最后事实上归于废止。汉代大力兴办官学,鼓励发展私学和社会教育。两汉能够维持四百余年,特别是东汉乱而不亡,与长期的教育分不开。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2)依据材料二,说出汉武帝推行的政策。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推行这项政策的影响。材料三时期措施具体内容明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章分为八个部分,强调“代圣贤立言”,不许自由发挥,严格规定体例和字数大兴文字狱凡不利于统治的文字、著述和言行,一概被斥为“悖逆”,罗织罪名,然后处以重刑。从康熙到乾隆的100多年里,大小案件有90多起(3)将表格中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两项措施的共同作用。材料四近代俄国和日本改革中的部分内容俄国日本17世纪末,俄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与西欧相比差距明显。彼得一世下令设立算术学校,同时学习造船、航海和建筑等技术。西方科技书籍被大量译成俄文。1725年成立俄国科学院,对近代俄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世纪中叶,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系列条约,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明治天皇执政后,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设置了纺织、机械、冶金等课程,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输送了必要的人才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4)依据材料四,概括俄国和日本教育改革的相同点。1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军占领福建大部分地区后,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在那里招兵募饷都遇到困难,就决定向台湾发展。材料二:郑成功少年时期就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荷兰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决心赶走侵略者,就下命令收集粮草,准备渡海。材料三: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后,郑成功把军队分派到各地屯田,开辟出大量荒地;并派汉族农民携带耕牛、农具,去高山族村社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推动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1) 根据材料一 二,概括指出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的原因。(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的重要意义。(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4)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16 . 阅读下列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材料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目,小邑犹藏万家宣。稻米流脂乘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三: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请回答:(1)历史上称材料一中的“全盛日”是什么?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后人称为什么?(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述的现象?这种现象开始发生在哪个时期?当时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行业?(3)元世祖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材料三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治国思想?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