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版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1202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9版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2019版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2019版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9版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复辟帝制,令举国哗然。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反对帝制发动的战争是A黄花岗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广州起义2 . 下列史实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成立ABCD3 . 初二某班学生编制黑板报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历史事件与其意义不符,请你找出来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B秋收起义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基础C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4 .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B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D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5 . “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B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 .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搅击,合合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知路,到南湖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南昌起义的爆发D红军长征胜利会师7 .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A“自由”和“平等”B“自强”和“求富”C“民主”和“科学”D“改革”和“开放”8 . 下列选项对凡尔赛条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数额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美、日等国瓜分D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9 . 下图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总量柱状图,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美国的扶植二战后进行社会改革科技教育发展朝鲜战争的刺激ABCD10 .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里的“划时代”指的是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抗日战争的开端11 . “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研究A武昌起义B护法运动C广州起D护国战争12 . 太平天国运动与过去的农民运动相比,新的时代特点是A建立了政权B反抗外来侵略C在南方起义D开展武装斗争13 . 念红军长征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BCD14 . 主宰巴黎和会的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ABCD15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6 . 1947年8月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A英国殖民统治B一战C经济危机D二战17 . 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政策”的实质是( )A消除经济危机B对工业进行调整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8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BCD19 .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段话出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美国记者兹贝格的对话,这表明A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B当时的苏联已成为世界霸主C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D美苏合作就可以避免战争20 . 有这样一位前苏联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描写的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21 .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确立C德国强占胶州湾D三国干涉还辽22 . 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如图所示圆明园残迹记录了中国悲惨的一幕。圆明园的残迹暴露出哪些国家的侵略暴行?A美英联军B英法联军C德日联军D八国联军23 . 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各项中,符合“由理论到实践”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24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万国公报的创办C光绪帝颁布变法令D强学会的成立25 . (2018年广东深圳模拟)要考察人民军队的诞生地,应该去A广州B武昌C延安D南昌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租借“新界”99年。(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走了香港岛?英国通过哪场战争割走了九龙司?香港的屈辱史给你什么深刻感悟?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中的“辛亥”是指哪一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谁窃取了?27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島、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材料一、材料二的不平等条款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经济侵略手段各有什么侧重点?(4)材料三中哪一条款表明清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2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和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和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该派别进行了哪一重大行动? (3)材料三是谁说的话?他发起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有何影响? (4)近代除了上述材料中的几次向西方学习的活动,还有哪个派别掀起了什么活动?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6)综合上述中国近代强国梦的探索活动,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这片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材料二:11月7日,晚9点45分,伴随着一门大炮轰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力挽狂澜,以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上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雄交响曲是德国哪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德国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属于哪一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3)根据材料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于哪一年? “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 (4)列举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力挽狂澜,以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重要战役的名称。30 . 近百年来,欧洲局势风云变幻,欧洲大国关系影响着世界和平稳定。阅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源。分析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2所示现象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何影响?(3)对比图1、图2,指出欧洲国家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