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032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都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以法律的形式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消灭了南方的种植园经济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从而,欧洲逐渐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就此,完成以下各题。2 . 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这一斗争A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实现了美国的独立3 . 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C革命群众是革命的主力D英国从此不再设国王4 . 1688年,威廉和妻子玛丽一同登上王位。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这一统治形式是指A总统共和制B联邦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君主立宪制5 . 1777年7月,英军退到萨拉托加,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两万多民兵和迅速开到的大陆军包围,英军只能放下武器投降,该战役的胜利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A转折点B导火索C开始标志D结束标志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我们不应该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13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示范。”材料中的“革命”和“新说”分别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文主义B美国独立战争和启蒙思想C法国大革命和启蒙思想D拉美独立运动和人文主义7 . 恩格斯说过“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材料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扩大了法国疆域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D稳定了法国政局8 . 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里,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革命运动的洗礼。“相同的目标”指A实现民族独立B建立资产阶级统治C确立君主立宪制D废除君主专制9 . 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0 . 阅读下面的歌谣,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一战引发革命潮,二月革命掘沙皇临时政府仍反动,十月革命起高潮颁布法令得人心,巩固政权不动摇列宁领导得胜利,社会主义旗帜飘ABCD11 . 印度独立后,与印度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史实有关的正确选项是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印度领导人章西女王工农业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卓著ABCD12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重大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ABCD13 . “冷战”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4 . 19世纪中后期,世界经历着不同寻常的变化,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有( )美国 俄国 日本 英国ABCD15 .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的说法错误的是:A租地农场主主要是一些富裕农民B租地农场的土地所有权全部归租地农场主C租地农场同市场的联系密切D租地农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16 . 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以下史实与他无关的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成立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7 .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B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18 . 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游”活动,以铭记历史,反思教训。回望百年前的欧洲,虽已变成一只“火药桶”,但当时引爆这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火星”。它就是A涂油子弹事件B国会纵火事件C波士顿倾茶事件D萨拉热窝事件19 .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这一理论是( )A空想社会主义B人文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D理性主义20 . 如表是1951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国家年份美国西欧日本1951年48.6020.801.601970年37.8328.809.501991年33.3037.0018.20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B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D西欧所占比重不断增大21 .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正式以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采取各种措施,克服了一场给美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克服危机的“措施”是实施“新政”。那么这一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A调整工业B缩减农业生产C整顿金融业D实施工业复兴法22 .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史称“新航路开辟”。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伦布。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的航海线路是ABCD23 . 下图是某同学手绘的“巴黎和会分赃图”,图中各国分赃的主要对象是A德国B奥匈帝国C土耳其D塞尔维亚24 .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四五十年代D20世纪60年代25 .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名不副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名词与说法。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不副实的名词,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是A阿拉伯数字B文艺复兴C印第安人D蒸汽革命26 . 针对南海问题,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这源于下列哪一主张( )A互相尊重B各自为政C大体趋同D求同存异27 .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最明显的是高耸入云的尖顶,最典型的是巴黎圣母院(如图一)。1519世纪,这种建筑风格发生了变化,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尖顶,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如维琴察圆厅别墅(如图二)。这种建筑风格的变化表明( )A人们彻底摒弃了宗教神学B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C罗马古典文明的真正回归D美学发展改变了设计理念28 .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A大众教育B学前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29 . 英国在18世纪的殖民争霸战争中最终打败了法国,这实质上反映了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D英国海军力量优势的胜利30 . 如图中身穿西欧式样服装,手拿剪刀准备剪胡须的是彼得大帝,穿着臃肿袍服的是俄国贵族。漫画中的场景表明彼得大帝决心A强化农奴制B加强中央集权C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31 . 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技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神奇动力。下列与之有关的成果是( )A蒸汽机、汽车B电灯、电脑C内燃机、飞机D蒸汽轮船、飞艇二、综合题3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维护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材料二:1942年,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9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材料三: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呈现出新的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1)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这一格局后来是怎样打破的?(2)材料一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为什么不正确?33 .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战争之痛)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统一之路)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欧洲意识)材料三: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2)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3)欧洲是通过哪些具体进程实现联合的?(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34 . 某学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日关系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材料阅读问题探究材料一美、英、日之间特别是美日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虽然极其尖锐,但是当时大战刚刚结束因此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来解决冲突因此美国更是急于谋求召开一次新的国际会议,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限制竞争对手世界现代史(1)材料一认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与哪个国家最为尖锐?美国谋求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在该会议上,美国通过什么条约成为最大的受益国?材料二 1945年5月8日,欧洲的战争就此结束。在太平洋地区,战争还继续了三个月,最终这种可怕的武器发挥了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2)材料二中“太平洋地区”战争爆发于何时?“可怕的武器”指的是什么?材料三 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为了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基地,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极力稳定日本的经济。(岳麓版)世界历史(3)材料三中“世界形势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出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和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目的。材料四 70年代日本摆脱向美国一边倒的“追随外交”,提出所谓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把经济力量、外交力量、文化力量等综合的聚集起来推行大国外交。国际关系史(4)材料四这一时期日本有怎样的“经济力量”?此时期日美关系的变化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方向是什么?(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美日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35 . (8分)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革,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5分)国家改革(或革命)名称废除旧制度领导人共同影响美国黑人奴隶制林肯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封建土地制度明治天皇(2)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试举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懂得改变的一例史实,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3)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