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0987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1980年,邓小平曾指出,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体现了中央对上海浦东开发的决心D“摸出规律”是希望搞好特区,以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2 . 国家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A没收B赎买C摧毁D合作化3 .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建立起了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4 . 它“展示了一副宏伟的建设蓝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5 .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甘当螺丝钉的精神”源于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雷锋6 . 1952年12月12日,美军发射的燃烧弹落在潜伏点附近草丛燃起烈火,烧到他的身边。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双手插进泥土中,强忍剧痛,纹丝未动,直至壮烈牺牲!“他”是( )A黄继光BC杨根思D罗盛教7 . 下列图示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D结果都保护了农民的利益8 .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后B土地改革后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D三大改造完成后9 . 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0 . 下表为1950年和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1950年1952年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地主、富农14.554.87.98.6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11 .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B铁人C杂交水稻之父D县委书记的好榜样12 . “下海”一词最初浅的是指一种到大海里去的动作。久而久之就引申了许多经济和政治色彩,一般指放弃或保留原来的工作去经营商业和创业。据此推测下图所指电视剧的背景应该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3 .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工业化的基础增强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14 .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大跃进” 运动时期15 . 1980年与197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天草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B农业合作化运动C农村土地改革完成D实施对外开放政策16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按出现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成就: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启动“安居工程”ABCD17 .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恢复了国民经济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消灭了地主阶级18 .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一五计划的实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据此回答问题。19 .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中共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七大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召开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ABCD20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21 .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私营工商业者积极申请公私合营,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B政府对其采取团结和赎买政策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政府对其实行团结和专政相结合的措施22 . 在60年代,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了社会风尚,培养了几代人。“他”是( )A邓稼先B雷锋C焦裕禄D王进喜23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4 .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体现上述思想的制度是A民主集中制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 . 观察下表,1957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我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26 . 1955年,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部分辅币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领导全国人民( )A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B恢复国民经济C开展“大跃进”运动D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二、综合题27 . 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之路,70年风雨历程,我们有过探索,也有过失误,最终走向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辉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1)材料一中的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一图二图三(2)指出每个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评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有哪些?材料四在整个历史上,每建校弱的社会受到校强的、好战的社会成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遥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关好的从甜”,后者的口号是“向面方学习,已与西方作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根据材料四,写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抗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它的“调整和适应”在经济方面是如何着手的?(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它们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2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生动诠释了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该会议通过的哪部文献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4)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经济特区中,被称作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三、辨析题2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穷二白)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一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材料二:(2)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具体成就。(不少于2项)该成就的取得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重大挫折)材料三:(4)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