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9757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在载玻片上其培养液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B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看到边缘黑、中间亮的圆形或椭圆形是染色操作不当造成的C对光时,先使显微镜的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反光镜直到在目镜内看到白亮视野D用双面刀片迅速横向切割叶片,每切一次,蘸一下水,选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2 . 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过程表示细胞分化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表示细胞分裂C过程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表示细胞生长3 .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常常要作出假设。下列哪个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 )A测定花生和核桃哪种食物中的能量多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测定花生种子的发芽率D探究香烟对呼吸道的影响4 . 在进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B直接用高倍镜观察C绘细胞核时直接涂黑D先盖盖玻片再染色5 . (2015秋长沙校级期中)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质最先分裂B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同一时间开始分裂C细胞膜最先分裂D细胞核先分裂,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6 . 弥勒树别名佛肚树,是2019年世园会植物馆中长相最奇怪的一种树,巨大的树干就像弥勒佛的肚子一样。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大肚子形象,是因为它粗大的树干中存满了大量水分,具有极强的储水能力。下列关于弥勒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弥勒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弥勒树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C弥勒树树干中储存的水分是通过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的D弥勒树与植物馆中的其它植物存在竞争关系7 . 下列各项属于同结构层次的是( )A叶表皮、皮肤、肾皮质B神经元、血管、洋葱鳞片叶C甲状腺、肾脏、西瓜D导管、血管、肾小管8 .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疏松和肥沃9 .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B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C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0 . 关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和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B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C实地测量不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时,每个实测地点测量一个数据,要防止阳光直射干湿计D在陆地和草坪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在灌木丛测量时,干湿计应悬挂在枝叶茂密的位置11 .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选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他先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周围,再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结果说明A光合作用需要光照B光合作用需要好氧细菌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12 .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把面包片放在水面上,当鱼来取食面包时,绿鹭就立刻过去捕鱼。下列关于绿鹭“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获得的B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D能够遗传给各后代个体13 . 将一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片的一半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放到阳光下照射12小时取下经处理的绿叶,经脱色并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呈蓝色,而不遮光部分呈蓝色,实验说明:( )光合作用需要CO2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ABCD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活动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要繁殖后代15 . 下面是小雯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C物像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物像太小调节粗准焦螺旋16 . 不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小池塘B一条河流C地球D一群羊和一堆草17 .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血细胞玻片标本后绘制的图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只能控制有害物质进出细胞B图丙中的细胞与甲、乙中的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和液泡C图乙所示的生物可用于乳酸发酵D图丙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止血的功能18 . 对如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示细胞分化Bd图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C图示细胞为动物细胞D该过程表示细胞分裂19 . 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叫做细胞质B动、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分裂在前,细胞质分裂在后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D同一组织中的细胞,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20 . 在同一株植物上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部位摘取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A早晨摘取的蓝色最深B傍晚摘取的蓝色最深C深夜摘取的蓝色最深D一样深21 . 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存在相互关联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迅速减少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22 . 下列植被类型中有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之称的是( )A山地B荒漠C森林D湿地23 . 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互助关系24 . 以下是某学生制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 bacdB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3,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6细准焦螺旋D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25 . 桃子味美,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下列有关桃树的几种主要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组织、保护组织、轴导组织、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输导组织C上皮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神经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坝26 . 科学探究往往经历5个步骤: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提出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这五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BCD27 .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28 . 如图所示是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胃,能蠕动主要是构成其的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B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C是消化系统,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其分泌的胆汁可乳化脂肪D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29 . 以下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性说的是( )A野狼多的地方,鹿的奔跑速度都比较快,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C不同环境中的蝗虫体色不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们能把原鸡培养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30 .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A草盛豆苗稀B秋风扫落叶C北风吹雁南飞D大树底下好乘凉二、综合题31 . 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_但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_上(3)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_(4)他看清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搬动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5)某校生物实验室中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40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_三、实验探究题32 .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了光对鼠妇的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他们的方案是:甲:在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边铺上一层湿土,另一边铺上一层干土,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然后取一只鼠妇放入铁盘观察。乙: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然后取10只鼠妇放入铁盘观察。(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3)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_同学的更可行,另一个同学的实验有两处不妥,一是变量不唯一,二是只取一只鼠妇使实验具有_。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