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9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9597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2019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济南市2019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济南市2019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2019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无机物一原始生命一有机物B无机物一有机物一原始生命C有机物原始生命无机物D原始生命一无机物一有机物2 . 下列能称得上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A土壤蚯蚓鸭狼B阳光绿色植物昆虫鸟C草昆虫青蛙蛇D草昆虫青蛙真菌3 .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在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农田环境4 . 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最好选择下列哪种组合进行实验A甲和丁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5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到后来百花竞相开放,影响花开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空气B水分C光照D温度6 . 壁虎遇到敌害后会断尾,这说明了生物( )A能够不断长大B能繁殖后代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影响环境7 . 探究光照对水稻生存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照组应该( )A所有变量都相同B除阳光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C只存在阳光这一变量的差异D以上说法都不对8 . 下面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普通做法,其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是( )A利用空地植树、种草、养花B外出购物使用自带的环保购物袋C及时关停用过的水管、电器D在外就餐使用一次性木筷、纸杯9 . 当我们用观察法研究鸟类的育雏行为时,发现其中一只雏鸟总是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此时我们应该A不对动物施加任何外界的影响B将雏鸟从巢中取出,人工喂养C模仿亲鸟,给该雏鸟额外补充食物D从巢中取出其它雏鸟,增加该雏鸟从亲鸟处得到食物的机会10 . 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和操作不当易产生气泡的步骤分别是( )A B C D 二、多选题11 . 宇航员搭载飞船进入天宫一号空间站,共工作10天请问下列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的是( )A鲜花B书籍C营养物质D氧气12 . 为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兴趣小组同学将三块烘干的,大小新鲜程度相同的馒头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分别盖上纱布,置于干净的培养皿中培养,并定期观察记录结果。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盖在馒头片上的纱布培养环境实验结果甲潮湿培养皿加盖,置于25环境中长出霉菌乙干燥培养皿加盖,置于25环境中未长出霉菌丙潮湿培养皿加盖,置于4环境中未长出霉菌A甲、乙对照,变量是环境中的水分B实验结果说明霉菌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C乙、丙实验结果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变化无关D乙、丙对照变量是温度13 .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一条小河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C一片草原D一座小山14 .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两组实验,描述正确的有( )试管实验材料滴加液体水浴温度水浴时间鉴定试剂观察现象1馒头碎屑唾液2ml3710分钟碘液2滴2馒头碎屑A3710分钟碘液2滴A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10 ml的清水B1 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唾液能促进淀粉的分解C2号试管变蓝,原因是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D进行该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是设置对照实验15 . 下列属于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的是( )A流汗B排便C流血D排尿三、填空题16 .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它包括_圈的下层,_圈的大部分和_圈的上层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17 . 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_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具有自动_能力,但是有一定限度的。18 .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除_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称为_;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_。19 . 探究实验的过程包括_、_、制订计划、实施计划、_、表达与交流等。四、综合题20 . 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1月龄小鼠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A10688806030B11198595149C9777723228D15595485333平均值117.387.060.349.035.0(1)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_性行为。(2)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_,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_(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_环境的能力。(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_(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小鼠_(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_。(4)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可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_,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所示),该结果可以用来比较1月龄小鼠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寻找食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_(填“多”或“少”),对此的合理解释是_。21 . 请分析说明下列现象分别属于生物的哪种特征(1)植物落叶_。(2)羚羊发现猎豹的追捕后迅速逃跑_。(3)种子萌发和破壳而出的鳄鱼_。(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_。(5)鲸鱼浮出水面进行换气_。五、实验探究题22 . 某农场为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 量和经济效益,尝试进行马铃薯和玉米的间种。为了探究两者最佳的间种密度,进 行了如下实验:将 5 亩土地等分为 A、B、C、D、E 五个实验区,每个区均种植马 铃薯 5500 株,其中 A 区间种玉米 1000 株、B 区 1500 株、C 区 2000 株、D 区 2500 株、E 区不间种玉米。实验结果如下:表一:马铃薯产量组别株高(cm)株薯数(个)株薯重(Kg)亩产(Kg)A41.13.50.371826.68B42.53.30.361785.68C44.53.20.341709.01D49.32.80.291505.67E41.93.60.402031.01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研究的变量是_,E 组的作用是_。(2)由题中信息可知,A-D 组每亩间种玉米株数逐渐 ,而马铃薯的株薯数、 株薯重和亩产均呈现_趋势,呈现此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3)按照马铃薯 1 元/Kg,玉米 3 元/Kg 来计算 A-E 组的产值,该农场应该选择_组,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