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9272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2 .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A煎牛排、薯条、奶油饼干、可乐B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C馒头、红烧鱼、煎鸡蛋、番薯粥D煎牛排、烤香肠、面包、巧克力、牛奶3 . 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番茄、黄玉米内均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 )A维生素CB维生素BC维生素DD维生素A4 . 下列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最容易被破坏的是( )A温带草原B湖泊草甸C北极冻原D热带雨林5 . 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在动物体内释放,不需经过的过程是A呼吸作用B消化吸收C物质运输D排便6 . 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婴儿指在体外受精,并在试管内发育的婴儿B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C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开始出现人的形态D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场所是胎盘7 . 高位截瘫的病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A大脑发育不完善B尿道括约肌松弛C排便和排尿反射消失D脊髓失去了大脑的控制8 . 你认为贫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A含镁的无机盐B含锌的无机盐C含铁的无机盐D含钙的无机盐9 . 下列哪一个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A胃B口腔C小肠D大肠10 . 红细胞的形态为( )A两面凸的圆饼状B球形C不规则形状D两面凹的圆饼状11 . 下列应用实例对应的生物学原理正确的是( )A打预防针能预防疾病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B安全输血以同型输血为原则避免红细胞凝集C种植农作物需要合理密植植物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D放入4冰箱的食物保质期会延长低温中的微生物无法生存12 . 如图为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尤其是人和现代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等等,这些现象说明( )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较近C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D两者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13 . 青春期发育的最主要特征是( )A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大大增强B出现第二性征C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D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的增加14 . 下列具有发声作用的器官是( )A鼻B咽C声带D肺15 . 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据此图判断此血管是小静脉B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C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D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16 . 动脉是指( )A由心脏发出的血管B运输动脉血的血管C将身体各部分的血送回到心脏的血管D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17 . 小明因故擦伤了皮肤,只有少量血液渗出,你认为血液来自于( )A毛细血管B动脉血管C动脉D静脉18 . 建模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如果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模型aMb错误的是( )A蛋白质口腔氨基酸B葡萄糖酵母菌酒精和二氧化碳C静脉血肺动脉血D原尿肾小管尿液19 . 人体的尿液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与排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等过程B在入球小动脉处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C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小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D膀胱暂时贮存的尿液要经输尿管排出体外20 . 下列有关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消化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吃新鲜果蔬能有效的预防坏血病B儿童缺钙,补钙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C胆汁主要能对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起乳化作用D水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21 . 如图为尿液形成示意图,图中甲、乙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A滤过重吸收B滤过排泄C透析重吸收D重吸收滤过22 . 取一粒小麦种子放入火中点燃,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灰烬分别是( )A无机盐有机盐B有机物无机盐C都是有机物D都是无机盐23 . 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输血时血型不符就会造成血小板凝集成团24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脑、脊髓和神经B“听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C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结构是大脑D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大脑皮层25 .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之间B动脉内C心室和动脉之间D静脉内二、连线题26 . 把下列人体的有关结构与其对应的主要功能合理连线:皮肤A、气体交换肺泡B、保护、排泄膀胱C、暂时贮存尿液小肠D、胎儿生长发育子宫E、消化吸收三、判断题27 . 探究实验过程,做了对照实验后,不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_四、综合题28 .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有糖类、_和_。(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_。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4 _,其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可增大其内表面积。(3)在图二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_,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_。(4)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状态。此时,肺内气压_(小于大于)外界气压。29 . 甲图中A、B、C依次是人体有关结构的示意图,乙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A是_,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叫神经元。(2)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的角度、力度做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甲图的_。观众在现场看球时而为选手的成功欢呼,时而为选手的失败惊叫,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多,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_的调节。(3)小李因为在电视上看球看的太专注,当他习惯性的去拿桌上的零食时,突然手被打了一下,小李立即缩手,说明脊髓具有_功能,就反射的类型来说,这属于_。小李感觉到手被击打,说明脊髓具有_功能。乙图反射弧中能够接受神经冲动作出反应的结构是_。(4)某人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_没有受到损伤。30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山运动能锻炼人的毅力和勇敢精神,是陶冶情操和增强体质很好的一项运动。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在登山过程中,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图中_的曲度可以调节,形成清晰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而视觉是在_产生的。(2)图中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器官的机能,从而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现象,说明皮肤具有_等功能。(3)登山者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_的调节作用。(4)登山时手臂不慎被山野中的荆棘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请用图中标号和文字写出痛觉产生的过程(用箭头表示):_。31 . 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据图回答:(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图中数字_所示的结构内。(2)受精卵不断地进行分裂,形成_并且埋人图中数字_所示的结构内。(3)胎儿成熟后从图中数字_所示的结构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4)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是_,它的作用是产生_,分泌_。五、实验探究题32 . 番茄因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被广泛种植栽培。(1)番茄植株的个体发育起点是_。如图1所示,成熟的番茄果实结构有果皮、果肉及丝状“筋络”等部分组成,某同学选取其不同部位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2、3、4所示:番茄外果皮细胞排列紧密,如图_所示,具有保护功能;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_组织;图4显示的是导管,它属于_组织,能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由此可见,番茄果实属于结构层次中的_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番茄植株所缺少的层次是_。(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科研人员用塑料薄膜将同一温室隔出 C1 、C2 、C3 三个独立区域,分别给予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的CO2,测定不同区域中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图5。根据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采摘后的番茄果实,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运输保鲜,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因为呼吸作用消耗番茄中的_,影响番茄的食用质量。图6是常温 (25) 和冷藏温度 (12) 条件下番茄在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番茄在贮藏过程中有一个呼吸高峰,冷藏条件下呼吸作用强度的最高峰到来的时间比常温贮藏要延迟_天左右。33 .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小组在三个大棚内进行了种植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大棚甲乙丙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温度303020(1)由上表可知,该实验设计的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其变量是_,_,其变量是_。(2)该实验是为了探究_和_因素对大棚作物产量的影响。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