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90119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A、B、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成分,则图中A代表的生物和代表的作用分别是( )A消费者光合作用B生产者光合作用C分解者呼吸作用D生产者呼吸作用2 . 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B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C若y表示种子有机物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3 . 光合作用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B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C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黄白色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4 . 下列选项中表示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的是( )A酸雨, 温室效应 ,生物污染B臭氧层的破坏, 被干电池的污染, 酸雨C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的破坏D温室效应, 砍伐森林, 臭氧层的破坏5 . 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北京动物园B北京动物园的一个池塘C北京动物园的所有植物D北京动物园的一片草地6 . 水蜜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 )发育而来的A胚珠B受精卵C子房壁D珠被7 .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液泡B细胞核C叶绿体D线粒体8 . 以下措施和行为,我们应该反对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B焚烧秸秆C建设卫生厕所D利用清洁能源9 . 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B蒸腾作用将植物体内的水分全部散失掉C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D当外界空气湿度大时,蒸腾作用也随之增大10 . 下列有利于大棚农作物增产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原理有关的是( )A人工授粉B合理密植C适时松土D晚上适当降低大棚温度11 . 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分类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12 .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可概括如下: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C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D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1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茎中的筛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B有些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下表皮,这有利于气体更好地进行交换C植物可以通过控制表皮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D移栽树苗时常常带一个土坨,这样做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保证树苗移栽成活14 . 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 ( )A只有物质的转变B只能有能量的转度C既有物质的转变,又能能量的转变D释放氧气,产生淀粉15 . 合理密植是什么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A呼吸作用B吸收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16 . 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它们是( )A水、二氧化碳B水、氧气C有机物、氧气17 . 供人类使用的木材是树木的( )A树皮B韧皮部C髓D木质部18 . 人们食用的莲藕是植物的哪种器官( )A根B茎C果实D种子19 . 廉江红橙甘甜多汁,我们吃的红橙果肉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发育成的( )A子房B胚珠C珠被D子房壁20 .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表示水分进入植物体的过程,这主要是由根来完成的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二、综合题21 . 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过程C进行时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_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2)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图2中的结构_进或出植物体的。(3)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 _。(4)图1中的B过程完成的场所是_。(5)图2中结构是由一对_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22 . 下图是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各部分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1)甲图中的木质部中有_,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2)乙图是植物的根尖结构示意图,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是图中的_(填数字),本区域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_,增大了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3)春天,树上长出一个小小的嫩芽,丙图中A是_,属于_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的或周期性的分裂能力,根尖中的_和茎中的_也同样属于这种组织。(4)在农业生产中,使栽培的树木枝叶繁茂,需要适当增加哪种无机盐?_。23 . 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上表皮和。有输导功能的结构是三、实验探究题24 .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_(结构)进出叶片。B过程可以拉动水与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填字母)生理活动。(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脱色处理,图中标号_代表酒精,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_内的叶片会变蓝。(4)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_环境中。(5)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0.500.751.001.502.253.003.5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25 . 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装置,其中氢氢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将甲乙两个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A、B,经过酒精脱色、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现象。(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_?(2)实验中,乙组对甲组起_作用。(3)滴加碘液观察现象,我们发现A、B叶片中能够变蓝的是_叶片。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