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981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都市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都市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B谈虎色变C排尿反射D眨眼反射2 . 神经系统中调节心跳和呼吸的中枢位于( )A脊髓B脑干C大脑D小脑3 . 吸烟有害健康,联合国将每年的“世界无烟日”定于( )A3月12日B5月31日C四月第一个星期日 D五月第三个星期日4 . 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耳的结构是( )A听小骨B半规管和前庭C鼓膜D咽鼓管5 .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要远离香烟,拒绝毒品,需要更合理的营养B女孩来月经、男孩出现遗精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高突增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6 . 一次交通事故中,老王失去了自主活动能力,没有意识,但是有心跳、呼吸,你分析一下,老王神经系统肯定没受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7 . 2018年自然医学杂志曾经报道:科研人员将电子设备植入一名因脊髓受损导致下半身完全瘫痪病人的脊柱上,当他想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植入的电子设备能 接收到他的“想法”并发出信号刺激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自主运动能力。若该设备被关闭,他就无法完成想做的动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设备将患者的大脑皮层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B下肢运动要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控制下才能完成C患者能运动说明他的下肢运动神经没有受损D在患者下肢运动神经中传递的“信号”是神经冲动8 . “植物人”仍能保持心跳和呼吸,是哪个部位的相关区域没有受损( )A脊髓B大脑C小脑D脑干9 . 可以用于治疗幼年侏儒患者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10 . 关于甲醛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B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室内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D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多大的影响11 . 某小孩撒尿时引来了许多蚂蚁,这说明他可能患有( )。A地方性甲状腺肿B低血糖症C肥大症D糖尿病12 . “乙肝”疫苗由乙肝病毒灭活制成。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是( )A注入抗体,控制传染源B注入抗体,切断传播途径C注入抗原,保护易感人群D注入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免疫13 . 体检时,医生常用小槌敲打膝盖下部的韧带,会使小腿前伸,被检者的这种行为受哪部分控制?( )A大脑B脊髓C脑干D小脑14 . 食用不洁的毛蚶会的患甲型肝炎,这种不洁的毛蚶是甲肝流行的( )A传染源B病原体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15 . 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埃博拉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埃博拉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C埃博拉病毒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D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1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降低植物呼吸作用耗氧,人口密集城市减少植树B防止水土污染,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C改善生态环境,完善“三北”防护林建设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17 . 关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时间看书后可以通过玩游戏来缓解视觉疲劳B耳蜗可以感受声波,听神经可以传导声音信息C晶状体具有调节功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并产生视觉D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可以张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18 . 沉溺网络游戏,会导致眼球中某一结构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A角膜B玻璃体C晶状体D视网膜19 . 人体内胰岛系分泌不足吋.会患A低血糖病B糖尿病C胰腺炎D高血脂20 . 下列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是( )A夜盲症B侏儒症C坏血病D佝偻病21 . 我们形成视觉的部位是A大脑B视网膜C晶状体D视神经22 . 小刚来到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演了,他进入放映厅时,瞳孔发生了什么变化( )A瞳孔变大,进入眼球的光线增多B瞳孔变小,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少C瞳孔变大,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少D瞳孔变小,进入眼球的光线增多23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和菜花的颜色相似,说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不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24 . 下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指的是( )A神经B神经末梢C神经纤维D细胞体二、多选题25 . 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平衡与小脑有关B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一结构来完成的C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脊髓组成D感觉地震到来之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甲状腺激素增加三、综合题26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在金黄的芦苇荡,一对丹顶鹤扇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丹顶鹤体态优美、行止有节、鹤鸣悠扬,被人们誉为“仙鹤”。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和芦苇塘等湿地。它的喙、颈和足都很长、能够捕食湿地中的鱼、虾、昆虫和软体动物,也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丹顶鹤春夏季在东北地区繁殖,就地取材筑巢产卵,雌雄轮流孵卵。约一个月后,雏鸟破壳而出,跟随双亲学习觅食、飞翔等生存技能。幼鹤长到一岁左右就离开双亲独立生活。丹项鹤秋冬季节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保护丹顶鹤,我国不仅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而且在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机构迁地保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种群复壮工作。丹顶鹤幼体容易感染血孢子虫。血孢子虫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血细胞内快速繁殖,导致个体患病甚至死亡。为了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北京动物园研究人员将一岁以内的丹顶鹤幼体移至防蚊大棚饲养。持续监测发现,采取该预防措施后,幼鹤未检测到血孢子虫感染。该措施已用于幼鹤野外放归前的阶段饲养。目前北京动物园已有6只丹顶鹤成功放归野外。截止2018年,由各地保护机构放归的16只丹顶鹤中,已有9只成功在野外存活,并有多只在野外繁殖了后代。(1)丹顶鹤属于_纲(类)动物,其适应栖息环境的形态特征有_。(2)保护丹顶鹤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_。(3)将幼鹤移至防蚊大棚饲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研究人员定期取幼鹤血液制成玻片标本,借助_观察,监测其是否感染血孢子虫。(4)野外放归前,研究人员要先对丹顶鹤进行一段时间的野化训练。结合文中信息,你认为需要进行的训练有_。27 . 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_传播。(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_ 。28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植物园时,发现墙角潮湿的废旧花盆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_。(2)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3)对于表中数据,实验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_。(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这些鼠妇?_。29 . 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结果预测与分析: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_。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_。(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试简述理由。_。四、实验探究题30 . 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_。(3)实验步骤如下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血的幸存者数。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重复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昆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开始数目幸存数目开始数目幸存数目绿色昆虫 20927133920灰色昆虫205154122A:第三代中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_昆虫幸存者减少。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的结果。(4)得出结论:_。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