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7619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的细胞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 . 通过观察玉米种子和蚕豆种子的形态结构,得出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种子都有种皮和胚B子叶是所有种子储存营养的结构C玉米种子胚乳遇碘变蓝D观察蚕豆种子的种孔和种脐应在解剖种子之前3 . “青山绿树”与“穷山恶水”两个词反映了下列哪项因素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A山石B水分C土壤D森林4 . W下列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在人体肌肉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都有的是( )ABCD5 . 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细胞核 DNA 染色体 细胞ABCD6 .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丁丁发现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更换目镜,污点没有动,移动装片,污点不见了,说明污点在:A目镜B物镜C装片D反光镜7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大气圈、水圈及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8 .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试剂),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用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叶的表皮细胞的结构B用碘液来检验是否存在淀粉C用沸水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毒的结构9 .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B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C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有污点,如果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污点在反光镜上10 . 植物缺水会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11 . 小明饲养了一对兔子,他每天喂养时,把它们的动作习惯以及各种反应都一一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比较,那么他的这种探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量法12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用于漱口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生理盐水、碘液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清水、生理盐水D生理盐水、凉开水、碘液13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盐水浓度和目的依次是( )A1,作为一种染色剂B065,杀死细胞C01,使细胞变大看得更清楚D09,保持细胞原形14 . 白蚁的消化道内生活着一种单细胞生物,叫披发虫。它能把白蚁所食的木纤维分解成营养成分,供白蚁吸收,白蚁和披发虫的关系是( )A寄生B共生C竞争D捕食15 .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树林,虫儿离不开花草”。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改变环境D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6 . 显微镜的通光孔位于 ( )A载物台的中央B光圈的中央C转换器的中央D遮光器的中央17 . 下面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B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D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18 . 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概念图,其中 A、B 表示结构,a、b 表示功能,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细胞分裂BA 表示叶绿体CB 表示细胞核Db 表示保护和支持19 . 一台显微镜有如下镜头可供选择。若想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的组合是( )A和B和C和D和20 . 下列现象中,体现竞争关系的是( )A海葵与蟹B兔子与蝗虫C猫和老鼠D老鹰与老鼠21 . 水稻田里有一种杂草野慈姑,它会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影响水稻的产量,据此推断水稻和野慈姑的关系是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22 . “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的生存影响环境B生物的生存适应环境C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23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C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D动物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植物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24 . 探究“蝙蝠如何跟同伴进行信息交流”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蝙蝠是利用声波的变化来进行信息交流的。这应属于实验探究的哪一个步骤(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25 . 下列物种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A小丑鱼与海葵B稗草与水稻C兔与草D小狗与跳蚤26 . 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为使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 )ABCD27 . 植物体内,能够将细胞中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结构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液泡28 .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这种过程属于( )A新陈代谢B繁殖C应激性D生长29 . 使用显微镜时,若要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调节( )A转换器B光圈C反光镜D遮光器30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1 . 仙人掌的叶特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生存与何种环境下A缺少阳光B缺少营养物质C缺少水分D温度太低32 . 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是( )A植物B动物C细胞D病毒33 . 造成沙漠与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水B阳光C空气D温度34 . 某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35 . 从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分析,木耳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什么也不是36 . 绿豆、大蒜、生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调味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大蒜、生姜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B每一粒绿豆都是由一个营养组织构成的C苹果树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株D吃生姜时感觉有一定辣味,相关的遗传信息存在于DNA中37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滴加A酒精B生理盐水C清水D稀释红墨水38 . 小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他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BCD39 . 一粒小麦种子能够长成一株小麦,并结出许多粒小麦,这主要是植物的什么特征( )A生长B繁殖C生长和繁殖D新陈代谢40 . 某学习小组用20只鼠妇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和记录如下:组别光线土壤适量土壤温度鼠妇数10分钟后的鼠妇数A组明亮干燥2510只.0只B组黑暗潮湿2510只20只(A、B两组环境是相同的),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土壤温度B首先应将20只鼠妇都放在黑暗的这一边CB组也应放干燥的土壤D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将A组也放潮湿的土壤41 .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如图甲所示,在显微镜下怎样使物像变成如图乙?( )A将载玻片顺时计转动90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D将玻片向右下角移动42 . 被誉为“分类学之父”的是A克里克B达尔文C林奈D哈维43 . 一台显微镜配有如下的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125倍,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ABCD44 . 对生物的特征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都要繁殖后代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自由运动D生物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45 .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对身边的生物进行调查属于A对生物的全面调查B如同人口普查一样的调查C选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D上述三种调查均可46 .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A转动目镜B更换目镜C转换物镜D重新制片47 .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B对光成功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光圈C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的部分用横线条涂黑D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若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48 . 下列关于生物圈范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是能够飞翔的生物C岩石圈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D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49 . 生物的多样性是指( )物种多样性 数量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环境多样性 细胞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ABCD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