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2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510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2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2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2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2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B光C无机盐D空气2 . 研究表明:当鳄鱼巢穴在2636时,受精卵会孵化为鳄鱼;一旦温度低于26或高于36时,受精卵就不能孵化。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B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3 . 下列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B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C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不影响4 . 冬眠对动物的益处是A避免被捕食B减少对食物的需要C积蓄能量D促进生长发育5 . 下列变异中,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A人类的皮肤颜色B玉米粒的颜色C人类的血型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6 . 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 )水 空气 温度 光 其他鼠妇ABCD7 . 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在环境中,对此起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A土壤B温度C阳光D水分8 . 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A热带雨林B亚热带森林C温带草原D寒带冻原9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相互影响,相互作用B毫无影响,相互作用C相互影响,毫无作用D毫无关系10 . 以下各项中,哪项不属于雪松生存的基本条件( )A人工修理枝叶B适宜的温度C稳定的营养供给D阳光、空气、水11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该诗句描述了下列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有影响。( )A光B温度C水D空气12 .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干旱,安徽省部分县市由于在水稻灌浆期持续干旱导致了水稻颗粒无收,请问引起这种情况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照B水分C空气D温度13 .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温度B土壤、水分C水分、温度D空气、阳光14 . 高速公路的路基一般较高,路基的两侧常常栽种根系发达、植株低矮的草本植物,这样主要目的是( )A提高公路两旁的绿化率B防止雨水冲走路基上的泥土C使行人上下高速公路时不会滑倒D为牛羊等牲畜提供草料15 . 极地狐与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A阳光B水分C温度16 .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茎膨大可以储存水分,这是仙人掌对哪一种环境条件的适应( )A干旱B缺氧C光照强烈D风沙猛烈17 . 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B“蚁穴溃堤”主要揭示了生物可对环境造成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18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在观竿测影实验中,发现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C在观察豆类种子的发芽过程中,发现先长出芽,后长出根D在“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中,发现蚯蚓更适应在光滑的玻璃表面移动19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水B土壤C空气D温度二、综合题20 . 请运用你所学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变化将会是_。(3)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生活的一种适应,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_。21 . 病毒是如何构成的?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有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生物进行了整理,如下:(1)A没有细胞结构,判断它是生物的依据是_。a.由细胞构成 b.能呼吸 c.能繁殖后代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_(填序号)结构简单,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D、E生长发育的起点是_,经过该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了一系列结构,并构成整体,不同的是E的结构层次中缺少_。(3)上述生物中,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的是_(填序号)。22 . 如图是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除图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_等成分。(2)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进行的,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3)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图中其他因素,图2图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肉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_。(注:-表示植食性昆虫,表示肉食性昆虫)(4)稻农探索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_,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5)肉食性昆虫与青蛙之间的关系是_。23 .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甲、乙、丙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和_。(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3)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4)人类过度使用煤和石油,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应倡导低碳生活,请你举出两种低碳生活方式: _。24 . 下图一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你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_。此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于_。(2)此生态系统中,草是_,兔是_,猫头鹰位于第_营养级。(3)该食物网由_条食物链组成,其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4)如果图一所在的生态系统半年内不见阳光,最先死亡的生物是_。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如果这种变化在生态系统的_能力的可控范围内,经过一段时间还会恢复到平衡状态。(5)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条食物链中所包含的草、鼠、猫头鹰这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乙对应的生物是_写出这条食物链_(6)在生物分类上,如果以“生殖方式”为分类依据,可以把图一中的四种动物分成两组,分别是_和_;以上四种动物所属最大共同分类单位是_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