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327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土壤的有机物为食,体表中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生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C生物活动也能影响环境D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2 . 下列哪项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A阳光B蝗虫C空气D水3 . 下列自然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A眼镜蛇有剧毒B生活在水中的鱼背部呈深色,腹部呈浅色C蝗虫的体色呈绿色或黄色D一窝小猫体色有白色、黑色、黄色等4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由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5 . 蛔虫生活在人的肠道里,吸取人体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蛔虫和人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互助C寄生D竞争6 . 如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两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捕食、合作B捕食、竞争C合作、捕食D竞争、合作7 . 大理苍山从山脚到山巅的植被分布,农谚中“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以及幽美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所说的与环境中的什么因素有关A阳光B空气C水D温度8 .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A依赖B影响C适应D无任何关系9 . 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蜗牛生存的生物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绿色植物10 . 下列不属于自然科学活动的方法是( )A观察B调查C实验D吃食物11 . 如图所示为某池塘生态环境中生物分布示意图,图中可用来推测太阳光会穿透到此池塘底部的生物是( )A水草B虾C鱼D岸边植物12 . 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B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C岩石上的地衣分泌一种物质使岩石风化D蚂蚁搬家13 .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A竞争B共栖C共生D寄生14 . 下列实例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后死亡B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C胡蜂腹部有黑黄相间的斑纹D竹节虫的身体极相竹枝15 .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16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种现象说明草和豆苗的关系是A捕食B寄生C竞争D合作17 . 海洋的上层多绿藻生长,较深处生长许多海带,影响植物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温度B含盐量C有机物含量D阳光18 .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伟大惠民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北方的旱情,党中央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19 . 能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A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差异B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C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D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二、填空题20 . 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包括_、_、_等。21 . 地衣是藻类植物与_组成的,它们互相利用,谁也离不开谁,这属于_现象。22 . 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素有“沙漠之舟”的称呼的生物是_。23 .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以分为_和_两类。24 .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_、_和_等通常和其生存环境是相适应的25 . 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一定的_ ,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主要包括_、_、 _等,另一类是_。26 .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_ _,另一类是_27 . 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后都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叫。地衣是_和_共生在一起形成的。28 . 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差异体现了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_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29 .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秋末时刺桐树纷纷落叶,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30 .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到_因素和_因素的共同作用,生物的生存的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_环境。31 . 有一类细菌,它可以利用太阳能或光能合成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_32 . 金钱豹常常隐伏于大树上,藏在浓密的叶荫之下它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它身上这种特殊的体色和形态是怎么形成的?_33 .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_、_,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34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这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35 .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三、判断题36 .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_)四、综合题37 . 在沙漠中植树时,必须选用耐干旱的树种,否则难以成活;当沙漠上的树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有所改善请分析回答:(1)沙漠中影响树成活的主要因素是_;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正常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2)以上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38 . 科学家们对一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1)如图为某同学根据以上材料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应该有_条食物链。(2)通过食物链的绘制,我们可以发现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关系建立起来的。(3)科学家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昆虫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体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基本与环境的颜色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_环境。(4)有人认为该生态系统中鼠类对绿色植物有害,应该予以消灭,你的态度是_,理由是_。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