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964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中莎莉文老师最让人敬佩。C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的人。D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父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二、字词书写2 .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万仞(_)惩(_)穷匮(_)荷(_)担孀妻(_)始chn (_)箕bn(_) ku(_)父 lng(_)断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3 . 第二段主要是_描写,第三段主要是_描写。4 . 第二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来写的句子是“_”,从嗅觉来写的句子是“_”。本段写景的作用是_。5 . 赏析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字。6 . 结合上下文,第三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_,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崛起离不开文化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了巨大发展,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有了坚实基础。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在这里,文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关键。纵观历史,有三个方面的文化能量将成为宝贵的精神和思想的资源:一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具有完整连续性的伟大文明,虽然经过无数危机和困难,但从来没有中断过。二是近代以来中国追求富强的努力和新中国发展奋斗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新的大平台,这些大平台是中国提升软实力的基础。在这个大平台上,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力争上游、创造未来的决心和勇气也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发展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不可能持续,也不可能完整。这需要深刻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关注影响文化的多方面因素。首先,对于文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应该更加全面。文化的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让世界了解中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都需要文化力量。文化自信正是社会进步的不竭的精神源泉。发挥文化力量,对外创造一个魅力中国,对内创造一个和谐中国,这正是“中国梦”新的展开。其次,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和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创造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的创造。惟其如此,人们对于社会的认同才会更加充分,也更容易达成社会共识。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壮大,他们用于电影、演出、网络等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日趋提高。如何提供更多能够满足这一群体文化需求的产品将是繁荣文化市场的关键。再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型,如何突破瓶颈,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文化领域有新的突破。互联网时代,新的产业和社会变化层出不穷,文化与科技融合日益深入,诸如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同时,文化的真正影响力来自于文化市场的活跃,这就要求未来在文化创意方面要有新进展。第四,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看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也需要文化领域的新发展。通过跨文化交流和沟通,通过“和而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对话,通过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持续传播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支撑。我们要善于向经典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一切先进文化学习,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7 . 这篇文章阐述的观点是_。8 .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甲)第段主要论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巨大发展。(乙)第段阐释的是:有三个方面的文化能量将成为宝贵的精神和思想的资源。(丙)第段统领第段,强调要关注影响文化的多方面因素。9 . 下面链接材料,哪一项有助于你理解文章的内容?请简要说明理由。A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B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C中国文化应该有一种自信和从容,没有必要去声嘶力竭地辩解。四、诗歌鉴赏古诗阅读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0 . “夹岸桃花蘸水开”这句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唯美的画面,请你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11 .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这两句诗富有哲理,你能试着分析吗?五、综合性学习12 . 语文实践活动班级开展“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下面的活动。(1)(活动一:拟写开场白)语文课代表,才女张乐同学首先说了几句文采飞扬的开场白。_(2)(活动二:拟写推荐词)班上开展“读百部好书”活动。下面是李丽同学为赵丽宏读书是永远的写的推荐词,请选择你喜欢的任一作品,仿写一段推荐词。推荐词:在读书是永远的这本随笔中,你看不见张狂和媚俗,却能感受到流淌于作者心中的许许多多的向往和忧伤,高贵的、典雅的、精致的、独树一帜的感觉,被亲切而忧伤地传达出来。作品:_推荐词:_13 .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请根据以下内容,总结两条结论。市民阅读情况统计表(每万人中)(单位: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年人老年人报刊类1020304080小说类51020301试题分析类8001000120040114 . 班级正在开展“自觉遵守规则,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1)(观点论述)2018年8月21日,从济南站开往北京南站的高铁上。一名女乘客遇到一名男子霸占了自己靠窗座位,于是拿出票提出交涉。男子不但不肯让出座位,反而责问女乘客:“谁说一定要对号入座?”高铁男霸座事件,“如何看待自觉遵守规则”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一幅未完成的对联,结合以上材料,续写下联。上联:去私扶公扬正气下联:六、作文15 . 按要求作文。媒,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它促使我们凝望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感激生命各种形式的馈赠。一次驻足因它而美妙;一次误会因它而化解;一次认识因它而深刻以书为媒,我们为攀上月台的父亲的背影动容,更感悟了如山般沉重无言的父爱;以信为媒,我们读到了丞相诸葛亮的拳拳老臣心,也坚信了人与人之间刻骨铭心的真情与信任;以酒为媒,迁客寻到了解脱,骚人寻到了知己,吟者终觅得佳句,我们也释然了自己的失意与苦闷请以“以为媒”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鲜明;(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