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832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综合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类的迁徙,往往是收到了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去掉“受到了”和“而”,或者去掉“而引起的”)B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在“学校”后加“的建设”)C澳门漂离祖国400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删去“不”)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把“困难”改为“麻烦”)2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3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诵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B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里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C惊涛滤湃,掀起万丈狂潮;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D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4 . 下列加点成语适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红同学学习刻苦认真,经常向刘老师请教问题,刘老师也被她不耻下问的精神所感动。B小何同学在演讲比赛中的发言,海阔天空,观众和评委完全不知道他在讲什么。C面对如此滑稽有趣的表演,一向沉默寡言的小彭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小熊同学心高气傲,对任何人或者事情都莫衷一是,从来都不放在眼里。5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_。_。_。_。_。_。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ABCD6 . 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拟人)B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头积雪。(丁香结)(比喻)C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夏天里的成长)(排比)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夸张比喻)7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B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C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D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远去的乡村李汉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我和你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它们的摇篮歌,比我和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着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还有的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它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爬在地上研究它们。当我爬起来,我已经有了我最原始的昆虫学。原来摔跤,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那意思是说,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你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和骨折。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被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你听见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疑似世界大战即将发生的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和垃圾等待打扫,别无它物,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该怎样庆祝我觉得值得庆祝一下的时刻呢?我的秘密方法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它们那被阳光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哔哔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的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当他头也不回地走远,他的田亩和更广袤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荒芜永恒这时,我才突然明白:我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在挽救那首注定要失传的田园诗。屋梁上那对燕子,是我的第一任数学老师、音乐老师和常识课老师。我忘不了它们。我至今怀念它们。它们一遍遍教我识数:1234567;它们一遍遍教我识谱:1234567;它们一遍遍告诉我,一星期是七天:1234567。(选自汉中日报2013年5月14日,有删改)8 . 文章第段有何作用?试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9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的妙处。10 . 文章以“远去的乡村“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11 . 参考示例,概括作者笔下远去的乡村生活画面,说说你理想中的生活画面。至少写出两组。(示例)听蛙鸣带着微笑入眠听轻风絮语,鸟儿欢歌,忘却所有的烦恼。病隙随笔(节选)史铁生十二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別地得到强调。对于此生性愚顽的人,我说过,这样强调是恰当的。我只是没想到,史铁生在四十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这两种消息几乎同时到来,都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我不信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况且那并不是一次光荣行为的后果,那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事件,普通得就好像一觉醒来,看看天,天蓝的,看看地,地也并未塌陷,可是一举步,形势不大对头您与地球的关系发生了一点儿变化。是的,您不能再以脚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磨擦。不错,第一是坐着,第二是躺着,第三是死。好了,就这么定了不再需要什么理由,我庆幸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要点:没有理由!你没犯什么错误,谁也没犯什么错误,你用不着悔改,也用不上怨恨。让风给你说一声“对不起”吗?而且将来你还会知道:上帝也没有错误,从来没有。十三残疾,就这么来了,从此不走,其实哪里是刚刚来呀,你一出生它跟着就到了,你之不能(不止是不能走)全是它的业绩呀,这一次不过是强调一下罢了,对某一铁生而言是这样,对所有的人来说也是这样,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它如影随形地一直跟着我们,徘徊千古而不去,它是不是有话要说?它首先想说的大约是:残疾之最根本的困苦到底在哪儿?还以史铁生所遭遇的为例:不,它不疼,也不痒,并没有很重的生理痛苦它只是给行动带来些不便,但只要你接受了轮椅(或者拐杖和假肢、言杖和盲文、手语和唇读),你一样可以活着,可以找点事做,可以到平坦的路面上去逛逛,但是,这只证明了活着,活成了什么还不一定。像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像风摧不死沙打不枯的一棵什么草,几十年如一日地运转就像一块表我怀疑,这类形容肯定是对人的恭维吗?人,不是比牛、树和机器都要高级很多吗?“栗子味儿的白薯”算得夸奖,“白薯味儿的栗子”难道不是昏话?人,不能光是活着,不能光是以其高明的生产力和非凡的忍受力为荣,比如说,活着,却没有爱情,你以为如何?当爱情被诗之歌之,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时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却有一些人活在爱情之外,这怎么说?而且,这样的“之外”竟常常被看作正当,被默认,了不起是在叹息之后把问题推给命运。所以,这样的“之外”,指的就不是尚未进入,而是不能进入,或者不宜进入,“不能”和“不宜”并不写在纸上,有时写在脸上,更多的是写在心里,常常是写在别人心里,不过有时也可悲到写进了自己的心里。(节选自病隙碎笔,第二章)(注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生动通俗。(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2 . 在这两节随笔中,史铁生主要谈论了有关_和_的话题。13 . 画线句中说的“这样的之外”指什么,你怎样理解它“更多的是写在心里”。(品味细节,感受语言)14 . 请从两节随笔中各摘录一段能体现该类文体“语言生动通俗”特征的文字。十二:_十三:_15 . 作者常用第一人称的“我”或第二人称的“你”表达情感或发表议论,但在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采用了“史铁生”、“某一铁生”这样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请阅读下面的“知识卡片”,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知识卡片)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好处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客观,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其次,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好的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做作,不矫情;最后,以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加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拓展阅读,对比思考)16 . “人,不能光是活,不能光是以其高明的生产力和非凡的忍受力为荣。”经历了变故的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叙述了自己从“光是活着”到“好好儿活”的心路历程。请结合以上两节随笔和秋天的怀念,思考,史铁生是怎样理解“好好儿活”的。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其实很简单戴希“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约摸三十多岁的青年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青年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很快,青年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青年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11)众人被青年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12)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13)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14)人们小心扶住青年,送上警车。(15)“儿子,我的儿子!”听到青年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青年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16)警车一路鸣笛,将青年送到医院。(17)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青年的伤情得到缓解。(18)有关部门要给青年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青年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19)“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20)“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21)“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22)(23)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24)“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青年,好奇地探问。(25)青年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26)“当然想听真话!”(27)“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 青年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28)记者认真地点点头。(29)“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30)记者一愣:“就这一点?”(31)“对,就这一点!”(选自小说界,有删改。)17 . 通读小说,请在横线上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歹徒当街上抢包,路人沉默_,群众合力制服歹徒,青年被救 ,记者因疑惑去探访,真相大白。18 . 请分析第段画线句的妙处。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19 . 读文中第段,请回答:“沉默”为什么“可怕”?20 . 请赏析第段的人物描写画波浪线的句子。21 . 读完这篇小说,请根据你的理解,概括小说的主题。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2 . 下列对这首词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B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D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23 .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 句内容分析其作用。四、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家里永远充满浓浓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亲情悠悠”的综合性学习中吧。24 . 请你写一句描写“亲情”的古诗名句。_,_。25 . 下面是一首表达母爱的小诗,请你补充完整。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盛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长大后,_,_,_。五、作文26 .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一些物品,比如脸盆、毛巾、炒锅、电视、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件物品作为写作对象,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提示:观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个物品有什么用途。从中选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征的内容作重点说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比如写手机,可以先写外形、尺丈,再写手机的制造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之后写手机的操作特点等。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或文学手法,增强说明的效果。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