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8142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愧怍(z)迸溅(bn)朦胧颠沛流漓B晌午(xin)渺小(mio)幽寂妇孺皆知C拖沓(t)炽热(ch)稠密鞠躬尽瘁D妥帖(ti)取缔(t)蔚然历尽心血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晚间就报道了当天下午的战况,时效性很强。B茨威格在列夫托尔斯泰中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托尔斯泰“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表达了仰慕、崇敬之情。C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语言充满美感和诗意,作者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线索串起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3 .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佝偻 (gu)伫立 (zh)深邃(su)强聒不舍(gu)B滞留(zh)睿智(ru)灵柩 (ji)恪尽职守(g)C繁衍(yn)诉讼(sng)妖娆(ro)气吞斗牛(du)D扶掖(y)亵渎 (d )襁褓(qing) 廓然无累(li)4 . 下列括号内外的成语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A粗茶淡饭( 美味佳肴)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B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C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D雪中送炭( 落井下石) 伶牙利齿( 口若悬河)5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国家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B奥运会即将开幕,各新闻媒体接踵而来,竞相报道。C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高潮。D随着指挥的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宜将寸草报春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女儿。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她整整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孩子!“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谁都应该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饲养犬马。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慰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6 . 根据下面的意思填写文中的成语。忍受辛苦。比喻用尽心血。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爬得很快。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指非常正确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7 . 请你说说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中心。8 . 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9 . 请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10 . 下面对这篇讲演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讲演稿的中心是倡议大家践行传统美德:“宜将寸草报春晖。”B这篇讲演稿的明显特点是以情动人,所举的典型事例十分感人,并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抒情、议论,以启迪读者的心灵。C由于讲演稿是翻译过来的,因而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就显得差一些。D引用孔子的哲言,能使人领悟到,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不孝无异于禽兽,不孝愧对苍天,不孝更有愧为人。讲演稿情理相生,含蓄隽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人工智能时代以疾风暴雨之势降临人间,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演化的规则,颠覆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严峻地冲击着人们传统阅读书籍的习惯。如今,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和电脑的情况下,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上写着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也许正是阅读让他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11 . 下列对“有重量的”阅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B是无功利性、无预期的自发性阅读。C是各取所需、立竿见影的快餐式阅读。D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式阅读。12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为相比较以前的阅读,今天的阅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阅读替代了传统阅读,阅读越来越追求实用,失去了阅读的重量。B作者认为,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在于阅读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有时却在于它的“轻”,在于阅读心境的解放。C如今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因为这一类书阅读后立竿见影,所以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D“无用”的阅读不为生计,令人心境解放,容易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暖和自身的价值。13 . 下面不属于第段中“无用阅读”的一项是( )A“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出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扉页上的题记,给了她身心的沉稳和力量。B只是因为喜欢,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一位青年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C歌手李健闲暇时会读古诗,他几乎不读畅销书,读古诗让他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D家长强迫孩子读四大名著,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写作技巧,获得作文高分。三、名著阅读14 . 朝花夕拾中有几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情感真挚感人。以下句子分别描写的是哪个人物?“这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她生的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摆,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其实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四、综合性学习15 . 综合性学习。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下面,我们就围绕“和”来展开活动,去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1)“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中国成语源远流长,很多含义丰富的成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请你写出至少两个与“和”有关的成语。(2)“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请同学们也创作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五、作文16 . 你班上的一名同学想用各种动物形象体现每位同学的个性,来给全班同学画一幅与众不同的集体照。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通过对这种动物的具体描绘,并结合你在生活中的表现,来体现你的性格特点。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