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800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2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节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B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保姆长妈妈的阿长与,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C“仙露琼浆、人声鼎沸、稳操胜券、姗姗来迟”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诗(文)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枉然诘难娇揉造作心无旁骛B惊骇逞能金榜题名鸠占鹊巢C汹涌赃物形消骨立李代桃僵D愧赧发怔不言而喻再接再励4 . 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鸣钟击磬:声响啸聚山林:拉帮结派日薄西山:靠近B典质:抵押惟妙惟肖: 相似枘凿::榫头C匿名:隐藏广袤无垠:南北长度朔方:北方D呕心沥血:滴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气冲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5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快速下降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B违法假设是城市发展的一大顽症,它扰乱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正常秩序,影响了城市营商环境,破坏了城市形象。C东湖高新区的地标建筑“马蹄莲”作为光谷元素登上了“国家名片”,入选邮票主图。D有着鲜明时令季节性的洪山菜薹,在青海成功移植,不久的将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非大棚种植的洪山菜薹。6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怠慢(di)糜子(mi)褶皱(zh)挑拨离间(jin)B垂髫(to)翕忽(x)缅怀(min)安营扎寨(zi)C堕落(du)拙劣(zhu)虔诚(qin)纷至沓来(t)D翌日(y)北冥(mng)叱责(ch)教学相长(chng)7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对于这是否构成侵权,双方各执一词,最后只得对簿公堂。B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C中日两国人民经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城下之盟,我们应保持这种睦邻友好关系。D许世友将军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是个暴虎冯河的常胜将军。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节选自济南的冬天8 . 在作者笔下,冬天的济南就是一幅画,选文两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景物进行描绘的?9 . 这两段文字分别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空间顺序来写景,请摘录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10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1 .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写道:“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为什么会露出“粉色”呢?如果换成别的颜色是否可以?请你说说自己的理解。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琢磨之心程应峰治玉为琢,治石为磨。所谓“琢磨”,就是雕刻和打磨。荀子大略有云:“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好的文字,往往是反复琢磨得出的。同样,出类拔萃的人生,也常常是被多姿多彩的生活修炼、琢磨出来的。被生活琢磨而脱落出来的人,才会拥有不同凡俗的精气神,才会拥有饱满坚毅的人生。尘世间,有所成就的人,大抵都有一颗琢磨之心。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成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琢磨,不仅仅是把前人的知识装进脑子里,更重要的是善于反刍质疑,凡事必问一个为什么。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就是不迷信、善质疑、用心琢磨的结果。一个善于琢磨的人,为了做好要做的事,会自觉地将良好的习惯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和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从而融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之中。光有琢磨之心是不够的,还得看有什么样的心灵走向。有一种人,只琢磨事,不琢磨人;有一种人,光琢磨人,不琢磨事。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职场新人同时进入公司,都做着销售工作。一个言语不多,从走上工作岗位之日起,便极尽所能收集资料,和客户电话沟通,和同事交流销售经验。另一个呢,则显得八面玲珑,看似颇有人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业绩飙升,后者成绩平平。一年后,一个担当重任,一个原地踏步。人事部经理因此感慨说:“职场新人的首要任务是充实自己,干好工作,做出成绩,而不是将太多精力花在附和领导和老板身上。在任何岗位上,需要的是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君子做事,小人做人。所谓“小人做人”,是指这类人善于把主要精力放在琢磨人上面。谁有什么背景,谁有什么喜好,谁会有升迁喜事等等,他张口就来。在此基础上,他有目的、有选择地溜须拍马,投靠依傍。这些琢磨人的人,在琢磨事的人的眼里,往往被认定为心术不正之徒而敬而远之。很多时候,亲情和爱也需要琢磨。它们不只适合藏在心里,更需要适时地表达。如何表达,就需要多花点心思去琢磨。家人上班前几声温柔的叮咛,下班回家后一个开门的动作,就足以增加爱的浓度。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反观自己,就更容易看出自己的短板,从而扬长避短,做出有效的回应。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遇事善于琢磨,往往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脚步,从而步步领先。正派善良的人,琢磨事;心术不正的人,琢磨人。琢磨事的人,是明智的人,是有合于理想的人;琢磨人的人,看似事半功倍,实则事倍功半,一不经心,就会断送了本应明媚美好的前程。12 . 阅读全文,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13 . 选文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4 . 选文第段与第段能调换吗?请说明原因。15 .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遇事善于琢磨的人,往往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脚步,从而步步领先。B尘世间,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颗琢磨之心。C成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琢磨,要把前人的知识装入脑中,更要善于反刍质疑。D琢磨人的人总想着投机取巧,所以工作不脚踏实地、专心致志。三、句子默写16 .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窈窕淑女,_。(诗经)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四、课外阅读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7 .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河:这里指黄河。B河伯欣然自喜欣然:高兴的样子。C不见水端端:端来。D闻道百闻:听说,知道。18 . 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的。B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之:的。C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之:他,指浑沌。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之:她,指淑女。19 . 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辩牛马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B我之谓也译文:说的就是我啊。C少仲尼之闻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D大方之家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20 .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五、诗歌鉴赏21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龙钟”是指_。(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六、作文22 . 题目:从此相信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