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796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项是( )A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B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C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兔一样叫才行。D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 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2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B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C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D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在设计上结合了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3 . 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B他是渊博的宿儒,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贪婪:贪得无厌。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4 .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面颊ji恣情z倜傥tng晶莹剔透tB跻身j菜畦q攒成cun拗过去 oC殷红yn花蕊li捋lu 袖子面面相觑qD挑衅xn逾越y牌坊fng鲜为人知xin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孟志斌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人们写文章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画龙点睛、洞彻事理,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同理,在文章中,精妙的典故浓缩了丰富的思想,不仅能一字顶十字、一句顶十句,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在古代,文人著述、名士谈吐早把引经据典变成自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列国公卿集会,通过讽诵古诗章句以示其志。此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情景更是不胜枚举。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珍宝,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渊源。为何文章大家都乐于引用、化用古语佳句?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融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章句,读来朗朗上口,品之余味无穷,为文章点睛添彩;而经典为大众所共知,引经据典便于读者相互交流、产生与古圣贤灵犀相通之感,所引发的共鸣也是一种心理享受。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底气,这底气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汉赋唐诗到宋明理学,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先读典,才谈得上继承弘扬。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当然,面对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还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只有深知,才能深爱深信,才能从优秀文化的“集成块”中汲取能量、撰写无愧时代的锦绣篇章。5 . 第段文字告诉我们,优秀文化的“集成块”是。(限10个字以内)6 .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用“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证明写文章讲究修辞的重要性。(乙)用文化自信底气的来源阐释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的必要性。(丙)用面对古代典籍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阐释如何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7 . 下面是关于读书的名家言论,你认为哪一个有助于理解第段的内容?(不少于80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选自阅读与鉴赏8 . 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9 . 文段中“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10 . 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月夜听泉,古刹闻钟,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11 . 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请用文段中连续的三个双音节词回答。12 . 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请用文段中的原话来回答。13 . 文段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联想到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并补充一个由此联想到的古仁人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三、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4 . 解释划线词。 录毕,走送之(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5 . 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腰白玉之环D门人弟子填其室16 . (小题3)翻译划横线的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7 .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四、综合性学习18 . 综合性学习。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文学”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全民阅读)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2017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 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得贺州广场,贺州市举行了2017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_(2)(开卷有益)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如何从“开卷有益”的角度,呼吁同学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_(3)(书香传递)在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里,导演陆川朗读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献给自由奔跑的生灵,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是献给坚强生活的妈妈,我读的是献给。_五、作文19 . 请以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本人真实的姓名、所在学校名称。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