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7962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删去“切忌”或“不要”)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把“开花、生根、结果”改为“生根、开花、结果”)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静谧,清新宜人,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删去“之秀句”)D央视朗读者深受观众好评,是因为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删去“的缘故”)2 .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中华诗词大会的走红体现了中国诗词是浩若烟海。中华文脉绵延相传,牢牢扎根于民间,再次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自信的重要判断。去年我们全国政协开展的91项视察调研活动,其中至少有21项与文化文艺有关,可见对这方面是很重视的。全国政协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8月份还召开了以文艺繁荣为主题的议政性常委会。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今年,全国政协已经安排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调研,还要召开专题协商会。ABCD二、字词书写3 . 根据要求给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拼音。(1)过年的时候,小明穿了一身c xn(_)的衣服。(2)他看着问他的人,现出不屑zh bin(_)的神气。(3)人生之路曲折盘桓(_)、错综复杂,看似一条路的终点亦是另一条路的起点。(4)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_)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骈枝的幸运余显斌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六根手指哎?”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那时,他才九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让医生做手术,因为怕痛。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经常的,他爱把左手插在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的,他一个人呆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咯咯地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的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其实,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她哈哈地笑了,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她指着那划痕,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道:“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戚,他照顾你的。”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真诚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渐渐地,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上,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一脚踢在她的腿上,脚顿时隐隐生疼,忙向她道歉,问踢痛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痛,自己绝对不会痛的。“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她哑着嗓子悄悄告诉他,自己这只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痛。不过,她又轻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纯净甜美的微笑。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他想,和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是一双好腿,根本没安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痛很痛的,甚至流了泪。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那一刻,他热泪盈眶。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4 . 文章依次写了“她”的四次笑,分别是_、撞肘看到画线哈哈地笑、看到骈枝真诚地笑、_。5 .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1)结合语境,分析第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她哈哈地笑了,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6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7 . 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蝉的卵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4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5星期。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4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8 . 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9 . 理解文中两个句子的含义。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10 . 本文尾段说:“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1 .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一日与游酢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注释:游酢(zu):人名,北宋时文人。颐:即程颐,北宋著名理学家。时:人名,杨时。12 . 解释加点词语。同舍生皆被绮绣:_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_13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14 . 文段(甲)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15 . 文段(甲)中的宋濂与文段(乙)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师生关系?阅读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6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_)(2)人不知而不愠(_)(3)非宁静无以致远(_)(4)险躁则不能治性(_)17 . 下列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亦君子乎 /夫君子之行B吾日三省吾身 /意与日去C博学而笃志/非淡泊无以明志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非志无以成学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9 . 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论语十二章提出做到“_”,就可以使自己心情愉悦;做到“_”,就可以做老师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张做学问应该在 “_”字上多下功夫,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远大目标。(请用原文回答)五、句子默写20 . 默写填空。(1)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3)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雪)(5)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6)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9)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诗中作者借典故表达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句子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注)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21 . “东出盘门刮眼明”的“刮”字,堪称“炼字”的典范,请联系诗的内容,分析其炼字之妙。22 . “一身羁苦俗人轻”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3 . 下面这首诗中的颈联“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与“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泊平江百花洲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注)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七、语言表达24 . 我爱这土地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八、名著阅读25 .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阎婆惜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宋江道:“这个依得。”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宋江道:“这个也依得。”阎婆惜又道:“只怕你第三件依不得。”宋江道:“我已两件都依你,缘何这件依不得?”阎婆惜向宋江提出的“第三件”是什么事?九、综合性学习26 . 综合性学习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古今中外,人们一致认可阅读对人的巨大价值,并号召人们“好读书,读好书”。某中学将要举办“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本次“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努力引导同学们多读经典。为营造这种阅读经典的氛围,请你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_(2)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_ _ _ _十、作文27 . 作文,题目:越来越 的我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可以补充“自信”“坚强”“懂事”“独立”“成熟”“勇敢”“机智”“美丽”等等),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