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7852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C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2 .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3 .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十一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D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景观巧夺天工。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娉婷遐想汹涌澎拜秦皇汉武B漂逸怅惘 一泻万丈风流人物C忧戚呢喃原驰蜡象红装素裹D摇曳腐烂顿失涛涛一代天骄5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闭塞(s)亵渎(xi)柳暗花明(n)B虔诚(qin)擅长(shn)喏喏连声(ru)C嗔怒(chn)晦暗(hu)伛偻提携(y)D行(hng)辈玄虚(xun) 扑朔迷离(shu)二、现代文阅读阅读陈凌的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完成下列小题。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a)。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远离书籍,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b)。(c)。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6 . 文章第段有何作用?7 . 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A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B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C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垠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8 . 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春野大门是一扇七八片旧木板钉在一起的柴门,还没有黄土夯的院墙高,白天从不关。我挎着小篮出来,往北一拐就到了我家屋后的大路。麦田就在路的对面,我蹦跳着走过大路,一脚站在了麦地里。再回头看我家,麦草苫的屋顶黑乎乎的,像一只趴着的大麻雀。后窗和我的书包一样大小,封着的灰白油纸上落满了尘土。院子里的槐树蹿过了屋脊,四下里乱伸的枝条干黑干黑的,枝杈上坐着的鸟窝就像树杈结的果,也灰不溜秋的。可是田野就不一样了。冻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麦苗正在返青,绿幽幽的,往东瞭,二姨家的村庄远的根本看不见,只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无穷的幽绿仿佛是从天边一路铺过来的。前几天才下过雨,娘,三婶,趁着地潮都刚刚搂过土,田垄又软又暄,脚陷下去再抬起来,就有一股土香从脚窝里冒出来。我是出来挖荠菜的,顺着麦畦走出去了老远,回头望望我家,呀,真的小成一只麻雀了。青青的麦田还没到,我已挖了小半篮,累了,坐在田埂上。荠菜还不大,但绿叶白根,新鲜得像挂在草尖上的露滴。那些长在麦苗中间的荠菜,拔的时候,不小心把麦叶也揪下来了。肚子在咕噜,我拈起几株干净的小荠菜,连同麦叶,一起填进嘴里嚼起来。村里有几间牲口棚,我和小花没事就爱跑去看牲口吃草。牛嚼得最慢,最细,有时会有绿色的草汁贴着嘴角滴答下来。我嚼啊嚼啊,也嚼得又慢,又细,把荠菜根都磨成水了,我成了春日麦田里的一头小牛了。挖回家的荠菜,在清水里涮涮,捞出来,晾晾,撒上点盐,拌一拌,就能吃了。荠菜有点苦,可是咽下去,又觉得有股清幽幽的香一点儿一点儿地升上来。三婶家的旺才歪歪扭扭地学步,还不会干活,娘就让我把挖来的荠菜给三婶送去一些。我颠颠地跑去,站在院子里脆生生地喊,三婶!三婶!三婶的门前有一丛迎春,青柔的乱枝挑满了小黄花,鲜黄鲜黄的,比鸡蛋黄还黄,黄得照眼。三婶应声从屋里出来,经过迎春花丛,三婶比花还好看。天暖起来,麦苗像有无数条看不见的线提溜着,往上猛蹿。麦田绿得淌油了。放学后再去拔野菜,麦苗没过小腿了,麦苗没过膝盖了。累了坐在田埂上,麦苗齐着眉毛了。小花坐在另一条田埂上,她一偏头就不见了。我拧着脖子望一圈,眼里全是青翠的麦穗。我大声喊,小花,你变成一棵麦子了吗?并随手摸起粒土坷垃蛋掷过去。躺下去的小花咯咯地笑着坐起来,指着我别在耳边的荠菜花,也大声喊,妞妞,你变成一棵荠菜了吗?我也咯咯地笑。整个春天,我和小花除了上学就是蹲在麦地里,剜荠菜,拔荠菜,薅荠菜,顿顿饭吃荠菜。二婶说我们三根筋挑着个头,说我们细细的脖子快成荠菜茎了。可我们还是天天咯咯地笑。小花一笑,腮上就凹进去两个深酒窝,我揪下一朵荠菜花按进去。我笑个不停,她看不见,她把荠菜在指上缠来缠去,跟着我傻笑,我们成了田野里两棵会笑的荠菜了。背着满筐的野菜往回走,抬头看看我们的家,呀,一间间黄土房子不见了,只有一团团一汪汪的绿树,我们的村庄也成了一块绿色的田野了。野菜老了,不能吃了,只能喂牲口。我成筐成筐地背回家,小毛驴的黑嘴角就天天衔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吃不了的,就摊在太阳里,晒干,垛起来,给小毛驴留着。而我,依然穿行在田野里。9 . 联系下文,简要分析第自然段的作用。10 . 请结合语境,品味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中的加点字“挑”。11 . 第自然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2 . 第自然段有什么深刻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13 . 童年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你的童年里里有没有令你难忘的场景,试用一段话写一写,写出你对童年的感情。三、文言文阅读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朕:皇帝自称。1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尝与客饮(曾经)B濂具以实对(实际)C善者与臣友(交朋友)D其不善者不能知也(聪明)15 .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16 . 联系送东阳马生序,说说宋濂在读书和做人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四、句子默写17 . 古诗文默写。(1)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2)树树皆秋色,_。野望(3)月下飞天镜,_。渡荆门送别(4)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与朱元思书(6)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8 . 本诗作者是_(人名)19 .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比较,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B作者运用描写,写出了泰山的耸立险峻。C作者运用设问,表达了自己的好奇疑惑。D作者登临山顶,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六、综合性学习20 . 今年植树节,班级请你参加以“关注绿化,珍爱绿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一:规范书写)请将“义务植树”中的“义”字的笔顺,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活动二:义务宣传)请你为植树节写一条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_(活动三:倡议植树)班长张明号召每位同学在植树节前后植树。请你以班长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限80字以内)_七、作文21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文章出现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命题作文青年,最大的资本是敢于梦想、勇于前行。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人就该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援,把青春的绿色铺满人生的征途。请以“青春的征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