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4852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必需的元素有10多种B缺钴、铁易得贫血症C缺钙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D缺碘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会得侏儒症2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18K黄金和黄铜在空气中灼烧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B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伸入燃着的小木条滴入澄清的石灰水C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观察颜色加热,观察是否熔化D烧碱和熟石灰闻气味放置于空气中观察固体表面的变化AABBCCDD3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B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Na2CO3溶液呈碱性C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NaOH和盐酸不反应D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MnO2能增加O2的产量AABBCCDD4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冒出,液体温度升高B小木条蘸有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浅绿色沉淀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温度升高5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aOH中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B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入足量的铜粉C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通入CO2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热煮沸AABBCCDD6 . 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方法或要求存在错误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挤瘪橡胶头,再将滴管伸入到液体中吸取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C实验室进行模拟炼铁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CO气体,然后再加热D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时,点燃红磷后要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7 .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牛奶B黄瓜C馒头D茶籽油8 . 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中,错误的是选项ABCD物质O2H2CO3Ca(OH)2CaCO3类别氧化物酸碱盐AABBCCDD9 .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氧化铜和氧化镁-观察物质的颜色B氯化钠和氯化钡-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定生成C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是否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D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生成10 .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下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AHCl NaOH BaCl2Na2SO4BHCl Ba(OH)2Na2SO4BaCl2CH2SO4Ba(OH)2Na2SO4BaCl2DH2SO4NaOH BaCl2Na2SO411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H、Cu2、K、OH中的三种离子(两厂污水中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BH和OH来自同一工厂C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D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12 . 下列几种物质的名称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盐酸、胃酸、氯化氢B冰、干冰、水C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D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13 . 下图是干燥、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可以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在表中找出相对应的选项序号气体性质ABCD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7777其密度(1)与空气密度(2)的比较12121212在水中的溶解性极易溶难溶极易溶难溶AABBCCDD14 . 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CaO+H2O= Ca(OH)2Cu(OH)2CuO+H2OBa(OH)2+2HCl=BaCl22H2OZn+H2SO4= ZnSO4+H2 2Mg+O22MgOCOCuOCO2+Cu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C属于置换反应的是D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15 .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A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B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将混合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鉴别四种溶液CaCl2Na2CO3HClNaCl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D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AABBCCDD二、填空题16 . 初中一些常见的物质是由H、O、Mg、Cl、Ca、Na元素组成,请按照物质的用途写出化学式:(1)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2)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3)海水中最多的物质_; (4)应用于导弹和飞机制造业_;(5)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6)可用于食品调味剂的是_。17 . 马家柚,诱万家。马家柚富含番茄红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柠檬酸、氨基酸和钙、铁、磷、锌等元素。适宜在红土壤(略酸性)的环境中生长,种植时不宜放生石灰等碱性物质,可适当施加硝酸钾(KNO3)肥料。(1)磷元素的符号_;(2)酸中氢离子的符号_;(3)生石灰的化学式_;(4)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三、实验题18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仪器b是分液漏斗,可通过旋转活塞分次滴加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仪器a、c的名称是:a_,c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填数字序号)。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不与水反应 密度与空气不接近可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 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3)实验室要制取少量CO2应选择的较简单的发生装置是 _(填字母序号)。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请将可能的原因填入下表(答出一条即可),并用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可能的原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猜想的结论正确(4)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上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填装置序号)。(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四、简答题19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2)锌和硫酸铜反应_;(3)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_。五、推断题20 . 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反应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均已略去。(1)写出E的化学式_,A物质的主要用途是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生成物F是_色固体;(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基本反应类型为_。六、流程题21 . 有一工厂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以及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硫酸钠。某校学习小组为减少污染以及回收有用物质,并利用氨碱法原理“制碱”,设计以下流程(除标注外,所加药品或试剂均过量,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1)最终获得的产品有_(填化学式);(2)若向步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_色;(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步骤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_个。七、科学探究题22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x溶液并插入温度计,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观察到红色褪去,温度计示数上升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且放出热量(1)加入的X溶液应该是_溶液;(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甲同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他的理由是_(4)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为了证明硫酸是否过量,可以取上层清液再加入_(填序号),若有现象,说明硫酸过量铜 镁 BaCl2溶液 KOH溶液八、计算题23 .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铜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50g该溶液,进行了下面如图所示的实验。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g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_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