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6948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二氧化锰中不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D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2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浓硫酸稀释D蒸发结晶3 . 常温下在试管中放入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发生剧烈反应,还能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铝+碘碘化铝”,则水的作用是( )A氧化作用B提供热量C催化作用D分解作用4 . 右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5 . 区别瓶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还是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D观察颜色6 .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炸裂,可能有以下原因: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的量太多;加热过程中不时地移动酒精灯;加热时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BCD7 . 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燃料燃烧C桔子榨汁D酒精挥发8 . 下列图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检验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制取氧气B干燥氧气C收集氧气D检验氧气9 . 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为:集气瓶里先装a体积的水,在酒精灯灯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装置如图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b)和整个集气瓶体积(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B该实验测得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b-a):(c-a)C燃烧匙中的白磷不可以换成细铁丝或木炭粉D集气瓶中预先放的a体积水仅有液封导管,防止气体受热膨胀逸出的作用10 .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水的电解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加入或未加入MnO2条件下制取O2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某温度下,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11 . 用量筒量取20毫升水,俯视读数造成误差,则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是( )A20毫B大于20毫升C小于20毫升D无法确定12 . 下列符号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B2HCH2DH2O213 . 下列物质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PM10、PM2.514 .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门捷列夫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杰出贡献15 .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观察三种气体的颜色C将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16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物质/g223402反应后物质/g40待测16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生成X的质量为40gC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17 . 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铝合金B氮气煤C冰水混合物液氧D空气二氧化碳18 .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用作燃料19 . 在空气中,氮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BCD20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二、填空题21 . 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_。(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_。(5)给试管里固体加热试管口朝上倾斜_。22 .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写出反应类型:(1)硫在空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铁在氧气中燃烧:( )(4)电解水:( )23 .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及判断其基本反应类型:(1)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_(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填写序号)24 .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_,得出的性质是_;(2)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实验的原理是_ , 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恢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_、_;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填“”或“=”或“”)_试管外大气压强;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在实验()中溶液变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实验题25 .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a_;b_;(2)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_;写出回收二氧化锰的方法_;(3)若用双氧水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F装置可用来干燥氧气,是因为_,干燥时应从_(填“长”或“短”)管通入气体。26 . 学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后,小华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看得意犹未尽,但由于产物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只能取用少量硫粉,针对这问题,小华同学亲自动手设计了如下改进实验(1)改用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使氧气流平稳进入集气瓶内。(2)在教材硫燃烧的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换成双孔胶塞,随着氧气的通入,火焰从_色变成_色,这说明氧气是_的气体,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3)随着产生气体及燃烧放热,A、B装置中压强_,气体进入C烧杯,被C中烧碱溶液吸收,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请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四、科学探究题27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II)(选用容积为4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II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I实验中红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2)图II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将稍过量的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II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检查装置气密性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3)图II实验中,注射器活塞最终将从10 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mL刻度处才停止。(4)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II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_。(5)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剩余气体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填“活泼”或“稳定”)的结论。(6)随后该组同学又用镁条来进行实验(如图III所示),实验结束后经测定,结果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可能的原因是_。(7)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木炭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氯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I装置,用木炭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她根据木炭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8)设想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图I),则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_)A 替代物能否和氧气反应 B 替代物的用量C 替代物能否溶于水 D 生成物的状态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