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255282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1,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青年杂志和新青年,陈独秀,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时间:1915年,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3,陈独秀,鲁 迅,胡 适,李大钊,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4.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5,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 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6,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7,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旧观念,重形式,难理解,新思想,重内容,好理解,8,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9,2.意义及评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0,“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11,课堂小结,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倡导文学革命,12,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D,随堂训练,13,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C,14,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A,15,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毛泽东 A、 B、 C、 D、,C,16,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A,17,6.新文化运动中,大力号召提倡白话文的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C,18,谢谢!,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