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篇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551901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5篇 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一)大自然在说话是一个贯穿“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的道理,是一部公益短片,提醒并倡导人类不要伤害大自然里的万物,要保护大自然,因为这样就是保护我们的大家园。这个公益短片它是由:“我是母亲、我是海洋、我是雨林、我是土地、我是红木、我是花。”七种元素组成的公益影片。大自然母亲存在十四多亿年,她久经沧桑,养育过比人类强大的物种,它强大无比,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大自然母亲,她繁盛人类也将繁盛,她衰败人类也会衰败,她胸怀广阔,海洋、土地、河流、森林,无不依偎在他的怀抱,这些都可以左右人类的存在。在大自然母亲面前,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乐,大自然并不在乎人类是在意她还是忽略她,即使人类随意糟蹋作践大自然,最后只会送了人类自己的未来,而大自然母亲将继续存在,随时在进化,可人类钟会被忘记,对此人类要有自知之明。我们人类要对大自然母亲有感激之情,是她养育了我们。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二)在地球出来以后,陆陆续续的有了树木、花花草草、河流、山川等等,人们把这些构成称之为”大自然”。通过观看大自然在说话,我感觉大自然好神奇,她就像母亲一样,把一切调到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程度,好像一切都是为我们准备的。不过,我们人类却让这一切的美好慢慢的变坏,大自然的部分美好正在逐渐消失,大自然逐渐失去了平衡,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们人类将从地球上消失,被大自然遗弃。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大自然,呵护大自然,让更多的人类去自觉地、主动地爱护我们的环境。因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去关注大自然,现在的科学完全可以创造出大自然本身不存在的物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保护大自然,因为所有一切的创造都离不开大自然,都是在大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如果没有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我们的环境不会这么美好,到处将是弥漫着硝烟,空气中充满着泥土的气息,等等,人类也没有了和平,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可是,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爱护大自然,我们应该领悟到大自然惩罚的严重性,可能这一次的病毒就是对我们人类的警告,好像在我们暗示:你们的破坏已经严重到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这是大自然在给我们说话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想享受美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就应该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来,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三)“你们的未来取决于我!如果我繁盛,你们也将繁盛;如果我衰败,你们也会衰败,甚至更糟。”这是我在这部公益片里印象最深刻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去保护大自然?去尊重大自然呢?海洋说,人类贪得无厌还毒害它;土地说,就是因为人类,它只剩下不及一百年前一半的厚度;水说,对于人类,它只是水,理所当然就应该存在;花说,没有它生命无从谈起;雨林说,它有求必应,慷慨大方,甚至可以付出全部,但是现在这一切却一去不返;红木说,人类把它们一切归为己有,肆无忌惮的,就好像他们还有一个地球一样。再想一想,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就是因为人类吃了野生动物而造成的吗?不仅仅是大自然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动物也一样,我们伤害了它们,它们也会为我们带来灾害。请好好珍惜吧!大自然不是我们人类的,动物也不是,在人类没有出现的时候,大自然和动物不是一样的好好的吗?濒临灭绝的动物,消失了的植物,难道不都是因为人类吗?大自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需要大自然。海洋、土地、河流、森林,甚至动物都可以左右人类的存在,我们可以在意它们,或者忽略,但是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命运。珍惜眼前的一切吧,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家园!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四)今天,我们生活得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好,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我们头顶的天空不再像以前那么蔚蓝了,脚下的土地不再那么厚重,呼吸的空气不再那么纯净,喝的水不再那么甘甜,不知道再有多久我们的地球就会不再适合人类的生存?有多少动物在生死边缘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一步步由被动变为主动,如今成为改造自然的主体。但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越来越多的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人类在利用自然获取生存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的美好,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断地伤害着大自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大自然就像妈妈一样无私而慷慨地哺育我们!我们习惯了索取,但是我们忘了大自然是有限的,总有一天她会无法承担给我们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的资源。我们对大自然的无止境的贪婪已经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灭亡!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开学第一课大自然在说话观后感(五)“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人类要有自知之明大自然母亲存在了四十多亿年,她久经沧桑,养育过比人类强大得多的物种,也曾让比人类强大得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她强大无比,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大自然母亲,她繁盛人类将繁盛,她衰败人类也会衰败;她胸怀广阔,海洋、土地、河流、森林,无不依偎在她的怀抱,这些都可以左右人类的存在。在大自然母亲面前,人类实在是太渺小,大自然并不在乎人类是在意她还是忽略她,即使人类随意糟蹋作践大自然,最终只会葬送了人类自己的未来,而大自然母亲将继续存在,随时在进化,可人类终会被忘记,对此人类要有自知之明。“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人类对大自然母亲要有感恩之心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海洋,人类也不例外;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靠土地提供丰富的营养;雨林提供树木作为木材,提供植物充当药材,还提供新鲜的空气,雨林的美景可作为世外桃源;就是那一朵小小的美丽的花儿,也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享受。人类的一切来自于大自然母亲,来自于大自然母亲无私的付出,但只知道索取,不懂回报,大自然母亲会发怒的。海洋严厉地警告人类;“我什么都不欠你们,我一直在付出,而你们一直在获取,从来如此,但是我也能随时将一切收回,毕竟这不是你们的星球。”花儿不客气地说:“有没有人告诉过你,我没了,你们也就没了。”雨林也失去了耐性:“我有求必应,我慷慨大方,甚至可以付出全部,现在这一切一去不返”。人类每天享受在阳光、雨露、微风中,要感念大自然母亲的恩情,不然的话“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人类对大自然母亲要有敬畏之心看看大自然母亲、海洋、雨林、土地、水、红木、花对人类行为的控诉,“我是海洋人类,你们不仅贪得无厌,还毒害我”;“我是土地我被你们过度利用过度开发,被侮辱,被损害,就是因为你们,我只剩下不及一百年前一半的厚度,你们注意到了吗,我正在逐渐化为一片荒芜”;“我是水我是非常有限的而人类的数量却每天都在增长”;“我是红木他们使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让江河变脏了,把我们变成他们的木材,他们把一切归为己有,肆无忌惮的就好像他们还有一个地球一样。”听到这些,人类是否可以警醒,不敬畏自然就是在毁灭人类自己。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告诫:“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对大自然母亲要有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铭记教训。大自然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人类要有所作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啊,要改变自身的想法,不要打着“人定胜天”的幌子,行破坏自然、肆意索取的狂虐行径。不要再让大自然母亲说出“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并不在乎”这样的话。人类要得到大自然母亲的在乎和疼爱,生生相惜,不离不弃,大自然繁盛,人类也将繁盛,大自然衰败,人类也会衰败。大自然母亲滋养人类、哺育人类、启迪人类,人类要尊重大自然母亲,保护大自然母亲,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宁静的环境、优美的景色,让大自然母亲徜徉在其中,安心享受。人类要有所作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关于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正在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钱江源头的开化县金星村,在一次“抢救古树”的行动中,看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千年银杏和金星古村由此重焕生机。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处处都是洁净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有时而映入眼帘的野生动物,濒危的白唇鹿悠然自得。塞罕坝曾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今天在三代造林工人的不懈努力下,真正成为了“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创业者的战场”。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