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14《生命科学》(二)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46823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14《生命科学》(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市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14《生命科学》(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市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14《生命科学》(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14生命科学(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对应的人种分布不正确的是( )。A黑种人在亚洲B白种人在欧洲C黄种人在亚洲D白种人在美洲也存在2 . 被称为“食品加工厂”的是( )。A根B茎C叶3 . 不是男孩子青春期变化的是( )。A开始长出胡须B长出喉结C长出阴毛和体毛D声音变得高而尖4 .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A气孔B叶绿体C细胞D液泡5 . ( )是控制着人体的运动、触觉、语言等各种功能。帮助我们完成听、说、读、写、跑等各种活动。A小脑B眼C嘴D大脑6 . 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能够更加( )地比较出物体的差异。A不准确B准确C以上都不是7 . 观察空气的颜色用( )。A眼B鼻C手D脚8 . 北方某草原的生态系统中有狼、狐、兔、草等动植物,在“草兔一狐一狼”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A草B兔C狐D鹰9 . 动物通过( )器官进行运动。A运动B消化C呼吸10 . 果实的形成与( )无关。A花瓣B子房C雄蕊D雌蕊二、填空题11 .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_、_、_、 _和_等12 . 像青蛙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_,我知道_、_也是和青蛙类似的繁殖方式。13 .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_提供的能量,利用_和_制成的。14 . 食物在体内消化的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_),(_)的生长提供养料。15 . 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_的,人脑能自动调节_的视觉信号,形成_的视觉。16 . 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成_和_两类。17 . _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18 . 根、茎、叶是_。19 . 花中的_和_是植物的繁殖器官。20 . 人的呼吸器有_、_、_、_等。三、判断题21 .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_)22 . 解剖一朵油菜花,要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解剖。(_)23 . 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_)24 . 小麻雀是有生命的。(_)25 . 如果某种生物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灭绝了,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_)26 . 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膀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我们需要将其放置在宽敞干燥的地方。(_)27 . 自然界的水,有一部分被储存在植物体内。(_)28 . 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不会做出任何反应。(_)29 . 含羞草触摸后会马上闭合叶片,然后低下头,所以它属于动物。(_)30 . 蚕丝是由一根蚕丝构成的。(_)四、连线题31 . 连线。剪刀轮轴吊车斜面盘山公路杠杆汽车轮盘滑轮32 . 将左边的动物出现的时期用直线连起来。恐龙 225万年前 最早的爬行动物 410万年前 原始鸟类 345万年前 最早的鱼类 150万年前最早的哺乳动物 210万年前 最早的两栖动物 500万年前33 . 连一连。根支持、运输作用茎 制造养料叶发育果实和种子 花吸收固定作用34 . 连一连.五、排序题35 . 研究动物身体颜色与环境色彩接近的实验中,正确的步骤是:(1)(_) (2)(_) (3)(_) (4)(_) (5)(_)A请两位同学同时分别在两张卡纸上找出黄色的“蝗虫”来,并比较时间长短。B取一张绿色卡纸和一张黄色卡纸,各剪出20张形状相同的小纸片。将小纸片从中部对折,模拟绿色或黄色的蝗虫。C实验重复三次,得出实验结论。D另取一张绿色卡纸和一张黄色卡纸平铺在桌面上,模拟草地和山地环境。E把模拟蝗虫的小纸片分成两份,每份各有10张绿色纸片和10张黄色纸片,将其混匀。36 . 给下列植物的生长顺序排序(_)(_)(_).ABC六、简答题37 . 鸡蛋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38 . 请写出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作用? (至少写出三种)39 . 怎样制作玻片标本?七、实验题40 . 回忆实验:信息在脑与神经之间的传递 我们在玩抓小棒或者抓尺子的游戏时,_把看到小棒落下来的信息,通过_报告给脑,_接到信息后,做出反应,再通过_把命令传递给手,让手抓住小棒。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体在完成一项活动时,需要_、_等各个身体器官共同协调工作才能完成。41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2)做出假设:_。(3)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如果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从上表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八、综合题42 . 回顾我们养蚕的过程,完成下列问题吧!(1)在图中写出蚕一生的四个阶段的名称。(2)蚕的一生经历了_、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_天。“西瓜虫”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又叫鼠妇(如图),在花坛里的石头下或者花盆中很容易找到。小红未了研究鼠妇的习性,就在学校的花坛中寻找,他发现搬开石头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于是小红结合学过的知识就在思考:难道是因为光的原因吗?因此小红对此制定了实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43 . 请帮小红补充完成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西瓜虫”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实验材料不透明的盒子,潮湿的土壤,10只鼠妇,无色透明玻璃板,黑色不透明玻璃板实验步骤在不透明的盒子里均匀的铺上湿土。在盒子的一侧盖上无色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盖上黑色不透明玻璃板,从而改变_条件(见如图)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_部(填“左”、“中”或“右”)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鼠妇的行为44 . 小红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如下表区域第一次(只)第二次(只)第三次(只)第四次(只)左1201中5200右46109根据上表,能否得出结论?若能,请写出结论;若不能,请写出你的理由。45 . 第四次实验中,只有一只鼠妇在盒子的左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46 . 你觉得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研究鼠妇生活上别的什么特点?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