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8048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 清平乐练习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茫然(mng)瘦削(xio)领悟(lng)倾听(qng)B轰动(hng)枯竭(k)瀑布(p)如愿(yun)C亲吻(wn)精致(zh)给予(gi)抚养(f)D松脂(sng)宝贵(bo)复苏(s)引用(yn)二、填空题2 . 解释句中带点的字。1寂寞无行路_2百啭无人能解_3因风飞过蔷薇_3 . 拼一拼,写一写。m tng y chun su y bo lin png( ) ( ) ( ) ( )三、诗词曲鉴赏朗读清平乐,完成练习。春归何处?_。_,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_。_,因风飞过蔷薇。4 . 把诗词补充完整。5 . 这首词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词人、书法家_。“清平乐”是_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之情。6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_7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8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9 .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_10 . 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_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