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8852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练习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明挽留。B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天气。C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直接表达以酒告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结尾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说出送行者与被送者的共同心声,话语感人肺腑,惜别之情达到极点。2 . 关于山居秋暝一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天气晚来秋”把时间、季节写了出来。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视觉后听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清泉石上流”这句诗以动写静、以动衬静。3 . 对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通过白描景物,展现了初夏南方农村特有的景象。B第三句反映了初夏日长,农事不忙,田野都没有人路过。C末句以蜻蜓、蝴蝶飞舞的动态来突出周遭的安静,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根据诗意给下列划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 . 昔我往矣。( )A来往B指当初去从军C离开5 . 雨雪霏霏。( )A指下雪B雨和雪6 . 渭城朝雨浥轻尘。( )A城市B湿润C吹酒7 . 劝君更尽一杯酒。( )A饮完B全,都C尽头8 .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解剖(po pu)掩护(yn yn)啄开(zhu zu)拴住(sun shun)愉快(y y)闸门(z zh)给予(y y)喘气(chun cun)9 . 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西出阳关无故人。二、诗词曲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 . 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元二”是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11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和_。(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