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二)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6479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二)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昌市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二)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昌市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二)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市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高地阔”在这里的意思是( )。A吃得很多B吃的时间很长C吃的地方很开阔二、填空题2 . 把下列汉字组合成词,写在横线上。群竹用步为参洞口加了功脚林一_3 . 看拼音,写词语。ji sho fn shu zn j z s(_)(_)(_)(_)lin ji jn zh h xio chi ch(_)(_)(_)(_)4 . 我会查字典,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夺”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部,再查(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夺”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强取;抢 争取得到;胜过;压倒;冲出。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强词夺理(_)夺冠(_)夺门而出(_)先声夺人(_)5 .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里运用的是_的手法。高楼门前蹲一对石狮子会过于(_),竖两根大旗杆又显得(_),而用瓜、藤、叶进行装饰会使农家小屋看起来(_)(填序号)。单调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威严,让人不由变得拘谨、胆怯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句中说花“朴素”是因为它们_,句中说花“华丽”是因为它们_。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句中把_当作人来写,从中可以感受到_。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_6 . 课堂内外。(1)请你写两个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四字词语:_、_(2)请写出一句反映农时或气象的谚语:_。(3)“日出江花红胜火,_。”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_。你还积累了描写春天的优美诗句:_。(4)当你的亲人做生意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时,你会用哪句名言或哪个故事劝诫他讲诚信:_。(5)学习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你明白了:_。三、语言表达7 . 根据提供的情境,联系上下文完成皇甫东与妈妈的对话。妈妈反对皇甫东经常与同学网上聊天,还私自查看他的聊天记录,这让他很不开心。【小题1】皇甫东:妈妈:你是我生的,你有什么东西不能让我知道?【小题2】皇甫东:妈妈:可你还未成年,得接受父母的监护和教育。那你说以后你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办?【小题3】皇甫东:四、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有趣的蜗牛雨后的一个上午,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在花池边,我发现了五只小蜗牛,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捡起来,带回了家。我把蜗牛装在一个大口玻璃瓶里,贴着瓶内壁,放上菜叶和薄薄的黄瓜片,瓶口用窗纱封好,算是给蜗牛安了新“家”。不一会儿,五只蜗牛陆续从壳里钻了出来,并把软软的身体紧贴在菜叶和黄瓜片上。临近黄昏时再看,呵!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累,那黄瓜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洞,真没想到蜗牛的牙齿还真够厉害。我早就听说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于是,想马上找到蜗牛的嘴看个究竟。我把蜗牛的“家”搬到了我的书桌上。机会等来了,一只蜗牛吃饭后到窗纱上活动,因为这时蜗牛的肚皮向上,我终于在它那两对触角下寻到了它的嘴。随着身体的蠕动,蜗牛的嘴不时地张开,差不多与它的身体同宽。从蜗牛张开的大嘴里,我想看一看牙齿,可能是牙齿太小了,无论我怎么努力都看不到,真是急死人了。不知道是不是让我给宠的,小蜗牛吃东西很挑剔,快要变质的黄瓜片,即使饿了也不吃。所以,每天我都要为它们打扫“家”,并随时换上新鲜的食物。蜗牛每天都出来吃食、活动,尤其是雨后天气凉爽的时候。可是有一天,一只蜗牛怎么也不肯从壳里出来,于是我把它拿出来仔细看。在蜗牛壳背面靠里边的部位,我发现有个白色小气泡状的东西在很有节奏地跳动,我又对每一只蜗牛同样的部位进行观察,发现都有这样的东西在跳动,我想我是发现蜗牛的心脏了。我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观察后也持定态度,还夸我观察认真呢。蜗牛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爸爸说,这几只蜗牛是野生的,它们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养久了会对它们有不好的影响。于是,临近开学时,我带着这几只小蜗牛重新来到了公园,把它们放入原来的花池中,然后与每一只道了别,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8 . 为了观察蜗牛,“我”做了哪些事?_9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从“新鲜的菜叶变得伤痕累累,那黄瓜片中间被掏了个大大的洞”可以看出蜗牛的牙齿很厉害。(_)(2)蜗牛的嘴长在肚皮上。(_)(3)蜗牛只在雨后天气凉爽的时候才出来吃食、活动。 (_)(4)“我又对每一只蜗牛同样的部位进行观察”,体现了“我”科学、严谨的态度。(_)10 . 下列不属于“我”的发现的一项是( )。A蜗牛嘴里长着很多牙齿B蜗牛只喜欢吃新鲜的食物C蜗牛的心脏是白色小气泡状的,在壳背面靠里边的部位D蜗牛每次出壳,总是先出屁股,最后出头11 . “我”为什么要把小蜗牛放回原来的花池?_12 . 你从小作者的身上学到了什么?_阅读课外短文吃瓜子,完成练习。吃瓜子(节选)丰子恺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其所以最有效者,为了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俗语形容瓜子吃不厌,叫作“勿完勿歇”。为了它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断地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绝,不由你不再伸手向盆中或纸包里去摸。我们吃东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厌。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厌。瓜子的百吃不厌,便是为此。有一位老于应酬的朋友告诉我一段吃瓜子的趣话:说他已养成了见瓜子就吃的习惯。有一次同朋友到戏馆里看戏,坐定之后,看见茶壶的旁边放着包打开的瓜子,便随手向包里掏取几粒,一面咬着,一面看戏。咬完了再取,取了再咬。如是数次,发见邻席的不相识的观剧者也来掏取,方才想起了这包瓜子的所有权。低声问他的朋友:“这包瓜子是你买来的么?”那朋友说:“不。”他才知道刚才是擅吃了人家的东西,便向邻座的人道歉。邻座的人很漂亮,付之一笑,索性正式地把瓜子请客了。由此可知瓜子这样东西,对中国人有非常的吸引力,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了瓜子就吃。俗语形容瓜子吃不饱,叫作“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因为这东西分量微小,无论如何也吃不饱,连吃三日三夜,也不过多排泄一粒屎尖头。为消闲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倘分量大了,一吃就饱,时间就无法消磨。这与赈饥的粮食目的完全相反。赈饥的粮食求其吃得饱,消闲的粮食求其吃不饱。最好只尝滋味而不吞物质。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则开筵大嚼,醉饱之后,咬下瓜子可以再来开筵大嚼。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要剥壳也是消闲食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倘没有壳,吃起来太便当,容易饱,时间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剥,而且剥的技术要有声有色,使它不像一种苦工,而像一种游戏,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粮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13 . 瓜子吃不厌的原因是( )。A瓜子的营养成分高B瓜子非甜非咸的香味C吃瓜子有益人体健康D可以消磨时光14 . 第2自然段中作者插入叙述朋友说的“吃瓜子的趣话”的目的是( )。A强调作者的朋友喜欢吃瓜子。B说明作者朋友诚实。C说明邻座的人大方。D说明瓜子对国人的吸引力。15 . 文章的结构属于( )。A总分总B分总C并列D递进16 . “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句中的“亡国”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_17 . 试分析“试看粮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在表达上的作用。_18 . “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作者更加害怕什么?_五、信息匹配19 . 请将诗的后句填入对应前句后的横线上。(填序号)A忙趁东风放纸鸢B飞入菜花无处寻C偷采白莲回D夜深篱落一灯明1小娃撑小艇,_。2儿童急走追黄蝶,_。3知有儿童挑促织,_。4儿童散学归来早,_。六、书面表达20 . 习作选一件令你感到、使你难忘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拟,写完后,认真改一改。七、判断题21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四个具体事例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_)(2)表里的生物中父亲说表里有只小蝎子是骗人的。(_)(3)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篇科幻故事,没有科学依据。(_)(4)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_)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