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预测二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921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预测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预测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预测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预测二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种种原因,UFO“肢解奶牛”的事件至今仍扑朔迷离,不为人知。B听到这一噩耗,他呆若木鸡,过了好久才“哇”地一声哭了起来。C实在是因为我们太得意忘形了,唾手可得的奖杯只好拱手让人了。D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2 .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1)生命也不可重复,你只有一个人生。(2)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我不相信他会对其他生命负责。(3)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你(4)所以一个人根本的责任就是要对你唯一一次的人生负责。A(2)(3)(1)(4)B(3)(1)(4)(2)C(3)(2)(1)(4)D(1)(3)(4)(2)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园的夜晚很美丽,春风徐徐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 ,发出沙沙的声响,四下里显得格外寂静。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其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是每个社会都需要的。D许多事经历了以后才明白,人生最幸福的是有未来可以让我们期待,有梦想可以让我们追逐。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深沉(chn)隘口( i )山巅(din )五行缺土(hn)B疲倦( p )遮蔽(zh )阴晦( hu )拯救老树(zhn)C潮汛(xn )嗤笑(ch )折本( sh )首当其冲(chn)D茶卤( l )掺杂(chn)撅断( ju )泰然处之( ch )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拼音写汉字。莘县历史悠久,rnjidlng(_),民风淳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伊尹曾gnggng(_)莘野,北宋名相王旦祖籍莘县;“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任范县县令,治所就在今天莘县古城镇。三、现代文阅读三德叔的斑马线张格娟三德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我就不明白,他自己那个土窝有什么好呢?一间低矮的茅草屋,一伸手能碰到房檐,唯一的好处,就是眼界宽一些,能望着对面忘情谷秀丽的风光。可再美的风景,看久了,也就没啥看头了,不是常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嘛,可三德叔总是扛着大烟杆出神地望着对面的风景发呆。三德叔是一个瘸子,他一生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着。父亲在临终前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不肯合眼,我清楚他老人家的心思。就在他的床前立下了军令状:三德叔老了,我养活他。父亲这才微笑着走了。父亲走后,我就想把三德叔接到城里来,可三德叔不肯。三德叔说他对城市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怨恨。那年,三德叔刚满十八岁,为了供我上学,他就瞒着我的父亲悄悄地扛起了铺盖卷,来到城里打工。可不幸的是,他从脚手架上自由落体后,就落下了病根,他的腿从此瘸了。两条腿走起路来划着圈,一瘸一拐的,的确有些别扭。就因为这个,三德叔恨上了城市。瘸了的三德叔一辈子也没娶到哪怕丑一点傻一点的三婶让我们瞧瞧。三德叔依然不去城里,可经不住我的软缠硬磨,他终于勉强答应跟我来到了城里。刚进城的三德叔,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好奇。他盯着城市中间的斑马线,感慨地说:“城里人真是钱多的没地儿花啊,这大街道也涂白线,就像头顶扎裤腰带一样多余。我笑着说,叔啊,那不是多余的,那叫斑马线。斑马线?三德叔疑惑了。他茫然地问:“斑马走的线?人往哪走呢?城市里有斑马?”我被三德叔的一连串问题弄的哈哈大笑了。我就耐心地给二德叔讲:“斑马线是人经过的,这一道一道的白线像极了斑马身上的条纹,所以叫斑马线。如果你经过,所有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让路的。”三德叔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后来,三德叔学会了独自走斑马线,他也知道了红绿灯,三德叔感慨地说:“这城市变化还真大,那电子眼在哪儿一闪红色,所有的车辆都停了下来,比我在村里吆喝驴子那么大的声音都管用。(11)尽管这样,三德叔还是觉得乡下好,他天天念叨着,我得回家去,我那个土窝怕是又漏雨了吧?对面的山谷的花也开了吧。这城市的人太多,可就是没有一个和自己唠唠知心话的。(12)我想,三德叔怕是寂寞了。我就和妻子商量着,给三德叔找一个老伴,当我们发出征婚启事后,也收到好几封回信,我们打算让他去和那些老太太见见面,成与不成都无所谓,也算是见见世面嘛。可谁知我的话还没有落地,三德叔急了。(13)三德叔气呼呼地走出了家门,我和妻子紧跟在他的后面追赶着。可还是出事了。三德叔经过斑马线时,被一辆急驰而来的摩托车给撞上了,三叔临终前还是不肯相信,他说了,这电驴子咋就挣脱缰绳了呢?三德叔死了。(14)按照他的遗愿,我将他的骨灰送回了老家,埋葬在叫忘情谷的地方,那里孤零零地立着一座坟,坟头芳草萋萋。(15)据村里的老一辈讲,那个叫山花花的姑娘,曾经是三德叔的相好,只因为她的父母嫌弃三德叔是一个瘸子,将他硬嫁给了外村的一个木匠。结婚的那天,姑娘上吊自杀了,从此后,三德叔终生未娶。听着这个凄然的故事,感觉像在听古典的梁祝一样让人伤怀。(16)我在三德叔的坟头上,用石灰划了一条通往山花花的斑马线,不知道,他们能否相会.(有删改)6 . 本文主人公充满悲剧色彩,结合全文,根据提示,补全相关情节。十八岁的三德叔(1)回乡的三德叔他的恋人被迫嫁给了木匠,上吊自杀,三德叔终生未娶。老年三德叔他不愿征婚,在大街上出车祸而死。死后的三德叔(2)7 . 根据提示,赏析下列句子。(1)他盯着城市中间的马线,感慨地说:“城里人真是钱多得没地儿花啊,这大街道也涂白线,就像头顶扎裤腰带一样多余。”(从语言描写的角度)(2)按照他的遗愿,我将他的骨灰送回了老家,埋葬在叫忘情谷的地方,那里孤零零地立着一座坟,坟头芳草萋萋。(从环境描写的角度)8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我”执意要把三德叔接进城里,有出于孝顺的原因。B文章中三德叔进城是明线,与山花花的爱情是暗线。C三德叔不愿进城,唯一的原因是城里没人可以唠唠知心话。D文章的主题是要表达三德叔与城市现代文明的不协调。E文章的结尾写到“用石灰画了一条通往山花花的斑马线”,其实是表达了对三德叔爱情观的一种感叹。9 . 文章多处运用伏笔,试举一例加以说明。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三德叔的斑马线”这个标题的理解。文学作品阅读烈日下的清凉葛闪盛夏的阳光真像一盆燃旺的炭火,爆烤得沙粒砖块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他驾着载有桶装水的小货车,在距离工地还有百十米时,隔空就听到工地上工人们发出的欢呼声,声浪甚至要把小货车的发动机轰鸣声给淹没。看他的车到了,工人们又爆出一浪欢呼的热潮。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上级领导今天莅临工地考察,考虑到高温酷暑的大热天,还给工人们带来了慰问品:成箱的面包、火腿肠、膨化饼干,还给每人发了一百块钱慰问金。他把车停好,看到领导正跟工人们逐个握手,一直握了十分钟才结束。领导走了之后,工人们一拥而上,喊着:“小李,水送来得正好,俺们正渴着呢!”他在上面将水一桶一桶地往下搬,下面的工人一桶一桶地伸手接。上面的他一口一个:“大哥,小心点,别砸着手!”下面的工人们也应和着:“谢谢小李兄弟!”他把车上的水全部运下后,便高兴地接过工人递过来的一支烟,点着了,透过氤氲在眼前的蓝色,他看到工人们或站或躺,或靠或立,一个个狼吞虎咽的吃相,一点都不显得难看,反而像极了梁山上的好汉模样。给这个工地送水还没到一个月,但这群工人却好像和他非常投缘。除了刚开始的那几天比较陌生,渐渐熟悉后,工人们就常常拉他坐下,天南海北地聊。工人们给他说乡村的蛙鸣和蝉叫,鸡是怎么飞的,狗是怎么跳的,娘儿们是怎么洗澡的。他呢?他就给工人们讲麦当劳、肯德基,还有院线里正上映着的电影大片,游乐园里的冲天炮,偶尔也说几个荤段子,直逗得工人们前仰后合,或者目瞪口呆。他常觉得,自己读了一辈子书,因为成绩差,没少被老师批评过。可和这群工人在一起,他常有一种当老师的感觉,心里乐开了花。今天的日头比往日更要毒上三分,外面像是下了火。工人们吃饱了,喝足了,聊也聊够了,便和衣席地而眠。他们得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午休时间,好攒够了精力干下午的活。他眼见正是大中午,便想,不妨躲躲当空的太阳,眯上一小会儿再走。于是,他也瞅着一处阴凉地儿,往地上铺了几张报纸,躺上面了。也许是天气太过闷热、人太乏累的原因,不到一分钟的工夫他便进入了梦乡。一时间,工棚下工人们的呼噜声,像是夏日里的闷雷,此起彼伏,滚滚而过。自我感觉并没睡多久的他被呼噜声惊醒后,漫不经心地看了下手表,已是下午两点。他慌忙起身,蹑手蹑脚地上了驾驶室。但是,他刚上了车,却好像想起了什么,又立马下来了。他轻轻走到卧倒的工人们中,瞅着几个平时比较熟络的,各自轻轻叫醒了他们。看着睡眼惺忪的他们,他朝自己的车指了指,低声说:“麻烦几位大哥,帮我推下车。”工人们按照小李的指挥,一起把车推到了工地外面的马路上。他向大家道谢后,跳上驾驶室启动了车。听到马达声,才有工人反应过来,马上冲他直喊:“小子,你这车不是没坏嘛!那干吗扰了我们的清梦,大热天的叫我们帮你推车?”他把头伸出窗外,狡黠一笑,冲工人们喊道:“我这车发动起来马达声特吵,一地人全得醒,就只好让哥儿几个辛苦一下啦。”说完,一脚油门踩下去,小货车很快绝尘而去。烟尘散尽,几个工人在马路上伫立了很久,眼眶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他们忽然觉得,今天其实根本没有出太阳,天与地间一片清凉。(有改动)10 . 小说中小李对工人们的关心体现在哪几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11 . 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1)他慌忙起身,蹑手蹑脚地上了驾驶室。但是,他刚上了车,却好像想起了什么,又立马下来了。(2)烟尘散尽,几个工人在马路上伫立了很久,眼眶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12 . 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盛夏的阳光真像一盆燃旺的炭火,爆烤得沙粒砖块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13 . 小说题目以“烈日下的清凉”为题,有何妙处?四、句子默写14 . 默写填空。(1)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2)秋草独寻人去后,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4)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5)杜甫秦州杂诗(七)中描写当时秦州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的诗句是_,_。(6)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_”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_”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_”的感悟中。五、课内阅读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人不知而不愠(_)(2)吾日三省吾身(_)(3)思而不学则殆(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16 . 翻译下列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7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18 .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暝(mng):日落,天色将晚。浣(hun)女:洗衣服的女子。19 . 从上面的诗句中,选择一组对仗句,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字迹端正。20 . “一切景语皆情语”,两首诗的颔联同为描写秋色,它们所传达的“情语”是否相同?结合整首诗说说你的理解。21 . 发挥想象,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描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画面。七、语言表达22 .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八、名著阅读23 .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A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1)选段文字选自名著,文中的A指的是,他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2)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在这部名著中,斯诺向我们展现了红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红小鬼,你从中学习到了红小鬼的哪些优秀品质?请概述一个反映红小鬼优秀品质的情节。九、综合性学习24 .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材料三: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材料四: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材料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水秃林。归纳以上材料的要点。要点一:_要点二:_要点三:_要点四:_请你概括以上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_十、作文25 . 作文。接受吧/尽情让雨拥抱你/洗净你的疲惫与彷徨/冷却你的不羁与梦想走过雨季/才能锃亮你浑浊的眼眸/才能丰润你生涩的翅膀走过雨季/涤荡灵魂/去追寻/心中那米暖暖的阳光请以“走过雨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人名;书写认真规范。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