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897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B随着微信逐渐成为人们的社交方式,微信朋友圈里的怪现象也越来越多。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D一个人能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为“五经”之一,汇集诗歌305篇,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B社戏提到的“小丑”“小旦”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滑稽人物、年轻女子。C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作品有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其代表作有基地登勃朗峰等。二、基础知识综合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16年10月17日,酒泉大漠,烈焰升腾,神舟十一号飞船向着寥廓苍穹再一次踏上了中国航天的飞翔之旅!11月18日,内蒙草场,天高云淡,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飞船安全着陆。33天的历程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彰显出航天大国的实力。中国航天的不断飞跃,源自每一代航天人。60年前,钱学森、邓稼先、梁思礼等学界精英,历经艰难回到祖国。在航天事业蹒跚起步时,他们面对既无基础也无外援的情形,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攻克难关。他们是奠基者、先行人,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王永志、戚发轫等后来的攀登者。中国航天的不断飞跃,更源自每一代航天人。从“两弹一星”到“一箭多星”再到“载人航天”,60年来自力更生、探索创新是航天事业不变的旋律。而今的“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不断开拓创新,仅用3年多时间就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风雨一甲子,航天六十年。在发展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与创新为伴,砥砺前行,让民族的飞天梦不断成真!(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lo着陆zhu “舟”字的第四笔是:一B.寥廓lo着陆zho “舟”字的第四笔是:丶C.寥廓lo着陆zhu “舟”字的第四笔是:丶D.寥廓lo着陆zho “舟”字的第四笔是:一(2)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A. B. C. D.(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家中,悬挂着一幅郭沫若创作的书法作品赠钱学森,下面对其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B.秀美而不失骨力,流畅而又疾徐有致。C.采用楷书书体,中正平稳,浑厚大气。D.气贯笔端,形神兼备,展现书者风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甲文)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乙文)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4 .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2)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5 . 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1)甲文第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2)乙文第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6 . (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2)乙文第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7 .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C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8 . (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链接):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答:我选第句。我的理解是四、句子默写9 . 默写填空(1)(_)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2)岁老根弥壮,(_)。(孤桐)(3)(_),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4)虎见之,(_),以为神。(黔之驴)五、诗歌鉴赏10 . 下列对十五从军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A“八十始得归”中“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从军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B“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四句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C“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两句细节描写,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寂寞难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读后令人心酸。D本诗是一首叙事诗,采用第一人称,借一个老兵从军多年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六、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初立,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奏之。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11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召以为博士B谊年二十余C岁中至太中大夫D易服色制度1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诸生于是以为能(2)文帝说之(3)乃草具其仪法(4)谊既以適去13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宜当改正朔 诚宜开张圣听C定官名,兴礼乐 百废具兴D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神情与苏、黄不属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1)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2)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15 . 从选文可以看出贾谊_,_的形象。七、语言表达16 . 初中就要毕业了,请你写一句临别赠言,送给你的一位要好的同学,以互相勉励,共赴未来。请将这句话工整地写在方格里。17 . 仿写句子。例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仿句:_八、名著阅读18 .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九、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解读“和”字)(1)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周汝昌和谐之思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_。(2)同学们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请为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2个字。_十、作文20 . 任选一题作文。(1)命题作文:好奇(2)材料作文:材料: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桶滴油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转角度看那个墨迹,随后,在墨迹上涂了几笔,墨迹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