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题(二)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8695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题(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B二战中法西斯恶贯满盈,家喻户晓。C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滞碍座落九曲连环无可质疑B家醅璀粲险象迭生寻人启示C诓骗馈赠左右逢源人情练达D羁绊掂量进退维谷略胜一畴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删去“切忌”或“不要”)B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学生的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在“文化”后加上“的希望”)C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把“讲话”改为“建议”)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ji)燥热(zo)翘首(qio)锐不可当(dng)B炽热(zh)佃农(din)黝黑(yu)意趣盎然(ng)C桅杆(wi)窒息(zh)镌刻(jun)坦荡如砥(d)D悄然(qio) 滞留(zh)锃亮(zng)殚精竭虑(dn)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B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C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D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泉贾平凹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了。”我听了,很是伤感。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是那么粗,那么高。我们这些孩子,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很。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找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那老槐了,被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再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老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消失了。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抱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定地说。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选自贾平凹散文选集喝酒有删改)6 . 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事件作者感情听到老槐树惨死的消息B_A_痛心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C_7 .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1)请结合语境,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对选文段画线句进行赏析。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2)请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改句:一片片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小叶绘了开来。8 . 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段又说“一腔柔情全化作泪水流了下来”,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9 . 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阅读章中林的一年好景秋须记,完成小题故乡的秋晨没有“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的惆怅,没有“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的萧疏,它有的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昂扬,有的是“秋风秋雨秋意浓,此情此景此味长”的丰富,可以说故乡的秋晨是一帧历久弥新的画册,一首永不老去的歌谣。故乡的秋天多雾,远看涌似波涛,近观薄如蝉翼。村庄笼在雾里湿漉漉的,似乎连石头也能拧出水来你听,连那雄鸡的打鸣都水润润的,直流向肺腑。树叶间微雨一样的露珠滚落,随着它滚落的还有那扑棱棱的鸟雀抖羽声。菊花杏黄、紫薇粉红、桂花金黄,不炫目,就像一个个悠长的幻梦,隔着帘笼。蜜蜂顾盼,蝴蝶静默,只有那秋蝉还在做着最后的冲刺,叫声里没有了火烈和夸饰,倒生出些许沧桑和迟暮。白雾深深锁重楼,炊烟袅袅叫村庄。太阳一个探头,村庄扑棱棱就灵动了起来。小河绕村行,晨光穿竹林,田野雾气腾,村落少闲人。最先热闹起来的是池塘。女子们呼朋引伴地来到塘边,“梆梆梆”,棒槌落在青石板上叫醒了村庄;“嘎嘎嘎”,鸭群欢歌;“哦哦哦”,鹅们唱和,和着棒槌声组成了朴拙的乡间畅想曲。田野是丰饶的,看吧:金灿灿的稻穗是殷实的;白花花的棉花是温暖的;黑油油的芝麻是鲜亮的;黄扑扑的玉米是喜悦的这时,你踏着晨雾走去,哪里都能看到气昂昂、热腾腾的喜气割水稻的,捡棉花的,敲芝麻的,掰玉米的,每一个饱经风霜的脸上都堆满了丰收的喜悦。看,田畔的那两个农民。一个敞开衣襟,一边快活地吸着烟,一边揉搓着一株沉甸甸的稻谷。另一个蹲下身去,一手小心地扶着禾苗,一手指着那无边的稻花。两个人笑意盈盈间,高谈阔论着,他们是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吧。大人们忙碌着自己的活计,村子就成了我们的天下。我们疯跑着,漫山遍野的到稻草堆旁斗蛐蛐,到李婶家摘桂花,到前山头拽毛桃这时,无论你做什么,都不必担心大人的呵责在慷慨的大地面前,人们的心胸变得宽厚仁慈。记忆最深的是到大爷家偷枣。大爷家后院有一棵高大的枣树,每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青里泛红的枣子,随着秋深它的颜色越发红艳夺目,挑逗得我们饿狼一样绕着院墙逡巡。那院墙不高,两米左右,旁边还有半人高的土墙,人一纵身就能落进院里。大爷的脸,坑坑洼洼的,不爱说话,让人望而生畏。大爷在家,我们是不敢造次的,但等他去了田地里,就看我们的了。小猴子往往是第一个蹿进院子的,他打开院门,我们一窝蜂涌进院去。我们找来长竹竿,一阵猛敲,红玛瑙似的枣子就扑簌簌地跳到地上,辉煌一大片。迫不及待地抓起一颗塞进嘴里,那种甜香立刻弥散在齿舌之间,一咀嚼,它就抓住了我们的心。我们拾着,塞着,直到嘴里塞不下了,兜里装不了了才吆喝着跑开。最惊险的一次,该是大爷突然回家把我们堵在院子里吧。他铁塔一样杵在门限里,我们一个愣怔就狂奔了起来,竟然都从他的腋窝下逃脱了。我们笑话他的无能,为自己的机灵而得意。母亲的一句话浇灭了我们的张狂:“大爷那是在纵容你们,你想想门限也就四五十公分,他一站你还有逃跑的可能吗?”这个秋天,母亲又带来了大爷送的红枣,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枣是一样的枣,怎么就没有当年的枣那么甜、那么香呢?“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是一个秋晨,站在异乡的窗口,耳畔又响起故乡的呢喃,浓雾里生长出葱茏的思绪:故乡的秋晨,它是顽童,时时跑进我的梦里,吵醒我的耳朵;它是姑娘,常常摇曳在我的眼前,洗濯我的眼睛;它是青年,天天嬉戏在我的笔尖,强健我的体魄10 . 请分别用一个10字以内的标题概括第段所描绘的图景。11 . 从结构角度具体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12 . 从大爷让“我们”这些偷枣的孩子从他的腋窝下逃脱,大爷现在送“我”家红枣这些事可看出大爷是一个_、_的人。13 . 请说说“枣是一样的枣,怎么就没有当年的枣那么甜、那么香”的原因。14 .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常春藤林清玄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栋全新的大楼,地理位置不错,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发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 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 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 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子都是完整饱满的,丝毫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 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 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 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了正。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 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 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地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15 . “比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方法。某四人学习小组围绕本文展开了比较阅读,请根据以下讨论实录,完成相关内容。16 .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自然万物,因作家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物”便有了人之情趣。请联系全文,结合相关常春藤的描写,分析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志趣。三、句子默写17 . 根据课文默写。 _,君子好逑。(关雎)所谓伊人,_。(蒹葭)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野马也,尘埃也,_。(庄子)谈到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陈涉世家中陈胜的那句豪言壮语:_。四、诗歌鉴赏古诗阅读。赠孟浩然(唐)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注释: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揖清芬:向清高的人品致敬;自顾:自念,自视;穷通:能不能当官。18 . 赠孟浩然表达的是李白对孟浩然的敬慕之情,酬张少府则抒写了王维对闲适生活的快意,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可分别从两诗中的“_和_”两字中看出来。19 . 两首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请你结合两首诗的尾联说说你的理解。五、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1)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这是一段关于主人公在的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的描写,也是作者(人名)真实生活的写照。(2)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与原著不符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采用“纵式结构”,按时间的发展顺序步步延展。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入扣。B虎妞是一个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心计重,但是好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她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社会的牺牲品。C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D老舍在骆驼祥子这部小说里既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也表达了对祥子的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痛恨和鄙夷。六、综合性学习21 . 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人物。(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年度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体术(本)电子书(本)纸质阅读(分钟)手机阅读(分钟)20124.392.3515.3816.5220134.772.2813.4321.70(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七、作文2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再后来,花苞绽放,百合以自己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花。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