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479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A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D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2 .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BCD3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活动,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D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4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入秋后,我市千垛菜花景区菊花又开了,红色啊、黄色啊、白色啊五彩缤纷,靓丽多彩。C我市“12345”服务热线实现社会治理诉求“一口受理、一体派单、一台运行。”D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5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C人类交叉传染禽流感病毒绝非危言耸听,各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D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6 . 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n)骄奢袅袅烟云(nio)弥留之际 B云翳(y)嫌恶一尘不染(ln)豁然开朗C可鄙(b)馈赠蹚蹚鞳鞳(t)鞠躬尽瘁D窥伺(s)妍丽相形见绌(ch)周而复始二、现代文阅读红军夜过鬼门关 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使我至今难以忘怀。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中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他们决定夜间行军。这天,他们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他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行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踩着马蹄印,跄跄踉踉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地说:“别说傻话,他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我们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7 .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夜过鬼门关”的理解。8 . 选文中的指导员是一个怎样的人?9 . 结合老山界和本文内容,说说红军能够胜利翻越老山界和党岭山的原因有哪些?阅读遇合燕子,还有麻雀一文,回答下列小题。遇合燕子,还有麻雀陈忠实上世纪80年代某一年,小燕子在我刚刚建成的前屋里寻觅栖息之地,最后选定了装着电灯开关的那个圆形木盒子,据此便衔泥筑窝。我和妻子和孩子都怀着一份欣喜,在新屋里都十分珍爱十分欢迎这一对客鸟。外出一周回到原下,打开已经积尘的铁锁,首先想看一看前屋后檐下的燕窝,似乎没有任何动静。我想,可能正在产卵或孵卵哩,不到饿极或猴急,是不会出窝的。几天过去了,我没有发现燕子一次出入,有些疑惑,担心也就潜生了。站在后屋前门口耐心等候,仍不见燕子出入的踪迹。又过了几天,我断定,燕窝已是个空巢,猜想这对精心设计苦力构建了窝巢的燕子,不可能另择栖地重筑新巢,也不可能是被孩子虐杀,说不定什么人在莱园里喷了药汁无论这种猜测的可靠性几何,结果是燕子确凿没有了,难得遇合的不脏我家地的瑚燕儿。某日中午,我撂下钢笔点燃一支卷烟,透过窗户玻璃无意朝前看,看到一只麻雀从前屋后檐下飞出来,心里一惊,用水泥板构建的前屋后檐,没有鸟雀可以落脚的东西,麻雀是不是从燕窝里飞出来的?我便走出后屋前门,想看个究竟。许久,再也看不到麻雀进出燕窝的奇迹发生。当我再次点烟的时候,无意间又看见了从前屋后檐下飞出一只麻雀。这回我没有走出门去,隐蔽在原位上隔着窗玻璃偷窥,果然,一只麻雀从屋檐上空折转下来,钻进那个燕窝里去了。好你个麻雀兔崽子!都知道鸠占鹊巢的故事,然而恐怕没有谁如我有幸亲眼目击雀占燕巢的滑稽了。鸠占鹊巢是鸟类王国里恶对善的欺凌。我见过喜鹊窝巢,是鸟类中最不讲究最潦草的一种,用粗硬的树枝杂乱无章地搭压在一起,疏漏如同罗眼。这样的窝,鸠是看不到眼里的。鸠占鹊巢无非是寓示恶对善的欺凌,强武对弱势的霸道。麻雀霸占了燕子的窝巢,我先睹为快。麻雀在鸟类王国里,属于弱势中的弱势,那么小的体形,对任何鸟儿都不会构成威胁。被凶鸟欺压也被人类轻贱着的麻雀,却可以欺侮燕子。燕子在人的眼里和心里,自古都是颇为高贵的贵宾。麻雀以武力霸占燕巢,怕是燕子生性太善也太娇弱了我推测。我把“雀占燕巢”的奇事讲给村里人,村人说,麻雀不会和燕子动武,往燕子窝里钻一回,燕子就给麻雀把窝腾出来了。为啥?麻雀身上的臊气儿把燕子给熏跑了。燕子太讲究卫生了,闻不得麻雀的臊气。这是我料想不到的学问,令我惊心的学问。鸠以武力霸占鹊巢,如同人类历史中臭名于世的侵略者,人们恐惧他们的暴力,却不奇怪他们曾经的出现和存在。麻雀呢?虽不具备如鸠一样的强力和嗜血成性的残暴,却可以用自身的腥臊气味把太过干净的燕子恶心一番,逼其自动出逃,达到如鸠一样霸占其巢的目的,且不留鸠的恶。推到自然界,若蛆虫爬进了蚕箔,蚕肯定会窒息而死,其实蛆对蚕是不具备攻击力的。若把一株臭蒿子栽到兰花盆里,后果将不言而喻。再推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臭与香、丑与美、恶俗与雅、泼皮无赖和谦谦君子,不必交手结局就分明了。我站在台阶上抽烟,或坐在庭院里喝荼,抬头就能看见出出进进燕窝的麻雀的得意和滑稽,总忍不住想笑。我对麻雀吟诵:放心地在燕窝里孵蛋,再哺育小麻雀吧!毕竟也还是一种鸟!(有删改)10 . 梳理这篇文章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时间事情的经过作者的想法或态度上世纪80年代某一年发现小燕子在自家刚建成的前屋衔泥筑窝_外出一周回来后发现燕窝没有任何动静猜想燕子可能正在产卵或孵卵几天过去了没有发现燕子一次出入_又过了几天_感到难得(惋惜)某日中午亲眼目击雀占燕巢_11 . 文章第段中说“都知道鸠占鹊巢的故事,然而恐怕没有谁如我有幸亲眼目击雀占燕巢的滑稽了”,为什么作者会觉得“滑稽”?12 . 第段中,作者听了村人的解释,感慨道“这是我料想不到的学问,令我惊心的学问”,试分析句中的两个“学问”,含义是否相同?13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发现小燕子在自家新屋衔泥筑窝,作者和家人都很欣喜,说明作者一家人都十分喜爱和欢迎燕子这种鸟类。B外出一周回到家中,作者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前屋后檐下的燕窝,说明作者对燕子离开自家的燕巢已有不祥的预感。C文章第至段,写作者透过窗户玻璃,发现麻雀从燕窝里飞出来,推测是燕子太讲究卫生了,闻不得麻雀的臊气才被熏跑了,感叹燕子生性太善也太娇弱了。D文章第段作者由亲眼目睹鸟类王国里“雀占燕巢”,推及到自然界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最后联想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哲理,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E文章结尾,作者说“放心地在燕窝里孵蛋,再哺育小麻雀吧!毕竟也还是一种鸟!”既显示了作者的仁厚、宽容与大度,也显出了作者在精神姿态上的居高临下。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小题。不朽的失眠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离开京城吧!他踏上小舟。船行似风,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江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久?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撤空间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睡眠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眠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抹黑写下“枫桥夜泊”,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作者:张晓风,选自经典散文文章有删减)14 .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船行似风,江枫如火”一句在文中的作用。15 . 文章第一小节中“榜纸那么大那么长”一句意在强调什么?16 . 赏析第四段划线句子。17 . 根据文章内容解释标题“不朽的失眠”的含义,并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18 . 结合文章结尾划线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失意人生”的看法。三、诗歌鉴赏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9 . 这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_,“秋思”是散曲的_。马致远,号东篱,_代戏曲作家、_家。20 .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 “天涯” 即“极远的地方”四、综合性学习2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阳春三月,阳光明媚、春风hx(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上午,老鹰、鲤鱼、蜻蜓、降落伞等500多只 A(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风筝承载着大伙的欢乐与梦想,迎着风升到空中,“筝”奇斗艳。据了解,当天风筝交易额达20余万元。南通风筝被称为“空中交响乐”,漫长的农耕文化jdin( )成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可以概括为:简朴的造型、高低音交响的哨笛装置和富丽典雅的工笔彩绘。蕴藏着深厚的江海文化dyn( )。团结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人天和谐的风筝文化,滋润着南通人的一代又一代精神世界。(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_)(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A处应填_(3)划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修改意见:_22 .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东风不与周郎便,_。(_)赤壁)(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3)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5)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_)(6)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7)横眉冷对千夫指,_。(鲁迅自嘲)(8)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五、作文23 . 请以“冬天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要求:(1)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2)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禁止抄袭或套作;(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5)不允许出现诗歌。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