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鉴赏·评论《挖荠菜》同步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74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鉴赏·评论《挖荠菜》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鉴赏·评论《挖荠菜》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鉴赏·评论《挖荠菜》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鉴赏评论挖荠菜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B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解开谜底,提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C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D这部分补叙内容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窸窣作响张慌失措巧妙绝伦粗制滥造B根深蒂固一视同仁美不胜收长途跋涉C骇人听闻仙露虬浆锋芒必露顶礼膜拜D遍稽群藉义愤填膺莫衷一是涕泗横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化君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母亲早就不记得那棵老枣树了。母亲连我也不记得了。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老枣树上长出一颗颗青粒儿的时候,我就闹着要母亲去够。母亲说枣红了才好吃。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心里浮泛着欢喜快乐的泡泡。当我将一颗枣抓在手里时,快乐的泡泡便从心里溢出来,飘满一院子,墙根的狗尾巴花也在笑。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我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按到怀里搂了一会儿,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那天,母亲的力气大得很,只一会儿工夫,树上的枣全都被她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十三岁那年,红枣刚刚收获下来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可跟着,我嘤嘤哭起来,树被我打得光秃秃的,地上落满树叶和枝。我开始埋怨母亲,把枣树打坏了,就结不了枣了。母亲却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我想,这一定是母亲用来骗人的话。直到第二年秋,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已洒满月光。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弯身去拾,一眼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后来,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那棵老枣树。无论我走到哪里每年收枣的季节,母亲总会挎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这让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3 . 文中叙述了四次打枣的经历,仿照示例,简要概括其余3次打枣的经历。(1)幼年时,我喜欢吃枣,母亲只给我打几颗,便不再打了。(2)_。(3)_。(4)_。4 . 揣摩下列词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品味第3段划线句子的妙处。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2)第4段划线句的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5 . 文章以“老枣树下的斑驳岁月”为题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 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陈耀辉乌镇,是我多年向往的地方。虽然一直未曾谋面,却像一个缘定前生的红颜知己,带着香软的笑容,在我的心头远远地、隐隐地招手。梦里梦外,不能释怀。今年四月,我取道杭州,在友人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乌镇。到达乌镇的时候大约下午三四点钟。生长在北方平原上的人,倘若从未到过江南,就很难想象一个小镇,竟然有这样多的水,竟需要这样多的桥。到了江南,深入水乡,双足习惯了实地的我,于是就有了一种出尘脱俗、凭虚蹈空的感觉。清幽的水国,是上天的恩赐。当地的先民把全部的智慧,似乎都用在了土木建筑之中。只需看乌镇那鳞次栉比的民居,青瓦白墙,蓝天绿树,很有一种万象相生绵延不断的气息。黑与白不再是强烈的对立,而是共同调和着一份至美,损有余补不足,于是造就了乌镇上无数屋舍的端重与温柔。乌镇是文坛巨匠茅盾先生的故乡,他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夕阳没精打采地斜挂着,一寸一寸地向下沉落,天光一点点地暗下来。乌镇的黄昏,很温暖。四月是一个暖中挟凉的季节,尤其在这波光幽幽的水国。而此时的乌镇,落日的余晖是暖色调的,透过婆娑的垂柳,在人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惬意又安详。乌镇的黄昏,很安静。黄昏的乌镇,是一天的过渡阶段。喧嚣了一天的小镇有了几分倦意,而夜里热闹的场景尚未登场。黄昏,是乌镇的一个哈欠,慵懒而自足。那是对一天疲惫生活的整理,也是夜幕一切活动开始的前奏。船娘手中的木桨,也有一搭无一搭地,若有所思地缓缓地滑动。远方已开始有桔色的灯光亮起。乌镇的黄昏,很浪漫。乌镇的黄昏让人不能不想起十年前那部轰动一时的电视剧似水年华,想起那个在乌镇情思迷离的女主角,想起水岸的黛瓦灰墙、桨声悠扬。女主角那淡淡的伤感和略显瘦弱的身影,永远定格在小镇寂静的黄昏。十几年来,不知有多少男女影迷循着女主角的足迹从四面八方而来,在黄昏的时刻体会乌镇的“晴耕雨读”“逢源双桥”,追忆电视剧中唯美的爱情和风景,也怀念当年似水的年华。来到乌镇,清晨在石板小巷走一走,夜里在河边树下坐一坐,满目所见,小桥流水,街灯照影,好个水乡人家。然而,我更喜欢黄昏的乌镇。温情脉脉,静谧安详,浪漫可人。那一刻,甚至有一种错觉,仿佛乌镇苦守千年就是为了等待我们的出现。有的地方只看一眼,就在心里认它作故乡了。乌镇,一个来过之后心就不曾离开的地方。乌镇的黄昏,总是留在记忆里,带着几分牵挂、几分期许。(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7 . 阅读全文后,请给文章拟一个标题。8 . 第自然段引用茅盾大地山河中有关对乌镇的描述,有什么作用?9 . 请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10 . 能否把第自然段中“温情脉脉”“静谧安详”“浪漫可人”这三个词语的顺序调换一下?为什么?三、语言表达11 . 填空:莫泊桑的珠宝和项链,它们反映的都是人们之间赤裸裸的_关系,间接地写了人们的_的强烈。 不同点是前者的珠宝实际上是_的,但她的丈夫不知道总认为是假的,一直说她的妻子总是买一些便宜的珠宝。到最后妻子死后才知道全是真的珠宝,这使他受到更大的打击,但很快就恢复正常了。而后者恰恰相反,原来的珠宝是_的,却用了十年的时间还债。12 . 根据所给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鸟兽昆虫的窝( )(2)晴朗无云( )(3)耸立( )(4)形容女子打扮十分艳丽( )13 . 结尾写“贵族化的楠木”有何作用?_四、其他某同学写了篇魅力语文的文章。语文,犹如一k璀璨的明珠,时时绽放耀眼的光芒;语文,犹如一片温润的碧玉,常常让人爱不释手;语文,犹如一条奔流的大河,在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流淌是语文,让我感受到“但愿人长久,”的旷达与乐观;是语文,让我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坚毅与无畏;是语文,让我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著与奉献语文,我深爱的语文,是如此丰富,如此美丽你的深邃我们无法丈量,你的广阔我们无法斗量,爱你之心难以言尽。即使山无棱,即使天地合,我也会爱你到永远!(1)14 . 请补写出第二段横线处名句所缺部分。 (2)15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横线字注音。一k( )流淌 ( )深邃 ( )(3)16 . 加点词“爱不释手”中的“释”查字典应查部首,意思是。(4)17 . 第三段中划线句有两个词相互混淆,使用不当,请加以改正。将“ ”改为“”,将“”改为“”。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