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 “空中课堂”期中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55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 “空中课堂”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下学期 “空中课堂”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下学期 “空中课堂”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 “空中课堂”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记诵、朗读毕竟是手段,古代读书,更重获得学养。诵诗读书以广学问增修养,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朱光潜先生继承了古代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选文有改动)1 .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 . 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先生曾说,诵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B第段在结构上,承接上文两段,提出“古代读书更重获得学养”的观点。C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在于重视孩子在孩提时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D传统阅读教育认为,学德比读书手段更重要。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4 . 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作者都怀念了什么?5 . 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6 . 文章第段和第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7 . 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得烂漫”?二、句子默写8 . 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争渡,争渡,_。(李清照如梦令)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2)请默写出崔颢的赠从弟(其二)的颈联和尾联或者李贺雁门太守行的首联和颔联。(请任选其一作答)_, _, _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惩山北之塞(_)(2)杂然相许(_)(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_)10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焉置土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1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B结尾写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实际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D文章有意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目光短浅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增强了对比的色彩,增加了讽刺的效果。四、诗歌鉴赏古诗词赏析。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2 .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13 . 赏析诗中“暗”或者“满”的表达效果。五、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李氏山房藏书记(节选)苏轼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注释)苟简:草率而简略。倍蓰(x):数倍。游谈:言谈浮夸不实。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作者益众(_)(2)多且易致如此(_)15 . 以下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自秦汉以来/然学者益以苟简B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而后生科举之士C幸而得之/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D自言其少时/其文词学术16 . 令苏轼深感痛心的现状是“_”和“_”。17 . 以下文章的主旨与选文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为学B伤仲永C黄生借书说D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六、综合性学习18 . 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下面是某中学对该校600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出彩中国人”和“中国好声音”两大电视节目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声音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原因很感人,很励志与自己关系不大能表现个性品位不高收视人数182418490110比例30.3%69.7%81.7%18.3%(1)请用一句话概括统计结果。_(2)以上统计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_七、作文19 . 作文。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无法忘怀: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了层层涟漪;也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一提,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立意正确,中心突出;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