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3月摸底考试(二)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40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3月摸底考试(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3月摸底考试(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3月摸底考试(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3月摸底考试(二)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B再过四年,盐城人出脚就可乘上“复兴号”列车,大约 1 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大上海。C2020 年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D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退步与向前王也(1)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是从现实劳动中退步插秧的情境来阐述参禅的境界。(2)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每个人的成长也是在进步,当人们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时,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可。如果是非达到不可的,能停下来甚至退下来想想,就可以另辟蹊径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如自唐朝始的科举,多少学子为此而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熬成白头?因此出现了范进中举而精神失常的情况,更多的是像孔乙己一样的心不如愿,贫困潦倒。但是,也有不少学子知难而退,却取得非凡成就。(3)作家刘诚龙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给人看,问是否熟悉这些人名。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结果,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耳熟能详。谜底最后揭晓: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当时的落第举子!(4)想当年,第一份名单上的人多么显赫啊!但由于在官场上的打磨,以致状元郎归于平庸,湮没无闻。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名落孙山,与高官厚禄无缘。但是,他们很快调整心态,在逆境中奋起,有的成为思想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有的成为农民领袖,有的成为一代枭雄,声名鹊起,载入史册。(5)不少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农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船舶前行,双桨却往后划动;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就越远 (6)不少青年人有着远大的理想,更有不少到处碰壁还执迷不悟。我们要鼓励勇往直前,也要劝告毫无进展的人及时认清方向转型,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电视剧潜伏中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2 .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 . 开篇引用唐朝布袋和尚的诗有何作用?4 . 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5 . 某校初三学生小明阅读了本文之后,联系到季羡林的成功一文中的一段,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段文字所持观点与本文观点矛盾吗?”请你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他的问题。链接: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节选自季羡林成功)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6 . 联系语境,体会加横线词的含义。(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2)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7 . 任选一个角度,品析画线的句子。8 . 选段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如第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A味觉视觉听觉B嗅觉听觉视觉C嗅觉视觉听觉D味觉听觉视觉9 . (小题4)段中,有许多地方前后照应,请举一例说明。10 . 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一个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戏途中B渔火点点C月夜行船D水乡夜景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注释】夜:在夜里。拊(f):拍。使:派遣、让。橐(tu):袋子。嘐嘐聱聱(o):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见闭:被关闭。向:刚才。1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有鼠方啮(2)使童子烛之(3)发而视之(4)堕地乃走12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向为何声A尝奏荐某人为某官(赵普)B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C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13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是方啮也,而遽死也?14 . 你从这则故事中悟出的做人或做事的道理?四、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名句默写(-句必做,任选一题)(1)举杯邀明月,_。(2)了却君王天下事,_。(3)_,思而不学则殆。(4)晴空一鹤排云上,_。(5)出淤泥而不染,_。(6)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不在此的语句是“_,_。”(7)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用典故表达自己和征夫们思念亲人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8)有水的地方就有不绝的生命力,有水的地方就有无限的美丽与风光,请调动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与“水”有关的写景诗词名句: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清平乐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释:李清照,南宋杰出女词人。早年生活优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清平乐写于晚年,“挼”(ru),揉搓,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其中的“风势”既指自然的“风势”,也寓国家的形势。16 .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三个阶段的怎样感受?17 . 末句富含深意,请结合作者身世背景谈谈你对词句的理解。六、综合性学习18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gn尬,zhng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A、虎视眈眈 B、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A、软弱无力,B、无能为力)!(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难堪(_) 俯视(_) gn尬(_) zhng红了脸(_)(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_七、作文19 . 学习了第三单元我们知道了鲁迅的童年既有百草园的乐趣,也有三味书屋的枯燥;我们也知道了海伦凯勒的童年是多么渴望光明,那么你的童年是怎样的呢?请拿起你的笔,用优美的文字来描绘。请以“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