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12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山木版年画采取了佛山剪纸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乡土气息浓厚,艺术风格鲜明。(“采取”改为“吸取”)B读望岳,我们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句末加上“的豪情”)C在阅读长征的过程中,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尽苦难依然高扬的革命热情,更能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删去“在”和“中”)D对老年人的优待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删除“的高低”)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她一心想把这些lng mn(_)的小生物布满大地。(2)我想那pio mio(_)的空中,dng rn(_)有美丽的街市。(3)每人都su shng f h(_)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4)面对一个遥不可及、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jng hung sh cu(_)我都能够轻松应付。三、现代文阅读3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百年话沧桑,千秋家国梦。这个春天,因为“中国梦”,而引发庙堂与草野悠长共鸣。国有“中国梦”,城有“重庆梦”,每个重庆人则有属于自己的“凡人梦”。材料一:父亲每次睡觉都鼾声如雷,在家里隔了几间屋都能听见,每次出差也特别招人烦。为了制止父亲这个“坏毛病”,11岁的儿子李俊哲遂发明“智能防打鼾窒息提醒仪”。今年五月,李俊哲获得了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曾天马行空,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有奇思妙想。但对他而言,天马行空是可以践行的,奇思妙想是可以实现的。小小的年纪,大大的智慧,他的梦,正待起航。材料二:邹普,这个毕业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尚未满24岁的小伙子,在同龄人还在为找工作而迷茫的时候,他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业路。他喜欢绘画、喜欢猫,于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创意地在鹅暖石上画猫,竟意外找到了一条创业路。邹普的淘宝店“布多多石头猫”已经开张两个月了,共接到100多份订单,每一份作品的售价200-900元不等。材料三:他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如果不是骨癌,他或许还在教室里准备一级建造师资格证的考试;如果不是骨癌,他或许就会实现家庭顶梁柱的愿望;如果不是骨癌,他该有想象之外的更好的未来。然而,一切的安排,都被一纸无情的骨癌病检报告打乱。微博里,霍刚写下了“最后”的生命日记,记录下了他内心的茫然,对生活的不甘心,还有对生命的那份痴心与追逐,字字句句让人揪心。一个年轻的生命,正值青春年华,怎可在此散场?(1)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你对凡人梦的理解。(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3)霍刚的微博点击关注量以达到数十万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送上美好的祝福。请你也给他发一条短信,为身处逆境的他捎去鼓舞人心的话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雪落草原白茫茫查干在上世纪60年代的杜尔伯特草原,我生活了将近14个年头。在冬季,一旦发生雪灾,就奔赴抗灾第一线。有时,一呆就是个把月。这样一来,就有机会与雪相伴朝朝暮暮,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草原雪人。(A)北方草原的落雪,是很优雅的,也是静静的,轻轻的,柔柔的。雪落之后,草根湿润了,原有的草香,就会散发出来。天,显得青蓝而高远,阳光被积雪反射造成雪光。这时的草原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无际亦无边。雪便是这里的主宰了。此时的蒙古包,白洁若玉,与雪光融合,变为生动的雪地画面。假如没有那青青的、直直的炊烟以及朱红色的套那(天窗)和包门,你或许辨认不出,哪里是蒙古包,哪里是雪窝了。而朦胧在雪光里的羊群,与雪地形成天然组合,白成一片,不分彼此。只是,一个静,一个在动而已。而此刻的马群,像散乱的冰雕,伫立于远山近坡。无论静止,抑或奔腾,都在展现生命之坚韧与骨气。这样的时候,马背上的雪花还没有消去,雪气萦萦绕绕地跟随其后,像是有什么神奇之物,腾云驾雾地在移动。雪光下的马,显得凛冽、干净、美艳、自在而生动。它们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不能不使人联想天地精灵这个词汇。尤其在暴风雪之夜,那一声又一声的长长马嘶,从远方不断地传来,使人感到有血液在那里灼灼燃烧。每当马群在雪原上扬蹄奔腾,长鬃在雪光中高高飘扬时,你或许联想到汹涌的海浪或草浪。蒙古马个头比较矮,但健硕硬朗,它属于北方草原的善跑一族,是以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闻名于八方的。它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惊人的耐力,得到了世人的赞美和颂扬。草原上的人们,没有一个是不珍爱、不信任马的。在他们看来,马是他们的战友或者兄弟。而非豢养之牲。雪光乃神奇之物,似有什么不解之谜,藏于其间。你能看到,鹰在雪光中的独旋吗?它的双翼上,是什么在放射着奇异的光点?像闪电,一闪而逝。这时的鹰,显得有些孤傲,给人以空灵悲壮之感。这样的时候,除了独行侠这个词汇,你再也找不到更为贴切的比喻。是的,假如没有它的悲壮独旋,雪光中的天空,显得多么寂寥无神。像是哪位哲圣,摊开在无限里的一张宣纸,在等待谁来挥洒?而这只独旋的鹰,在此刻,在这辽阔的天空中,既不是逗点,也非句号,而是构勒中的散淡情节。(B)还有百灵鸟,在雪光中振翮飞翔的那些精灵,当疯狂的暴风雪消退之后,它们毅然从雪窝里,纷纷地振翅飞起,在雪光弥漫的晴空里,重又抒发天地之情,鸣声婉约而清丽。它们,总是悬浮在气流里,翅膀在扇动,但不移动,成为一种美妙的空蒙点缀,如梦亦如幻,一睹让人心疼。这时候,你也许会联想到空山鸟语这个词汇。然而,它所描述的是闻其声而不见其影的空茫之惑。而雪空中的百灵,则有些不同。不但可以闻其声,更可以见其影。一个,给人以神秘空灵之感;一个,则给人以切实的心灵慰贴。百灵鸟往往是孤独牧人的旅伴,随你飞行歌唱。然而,百灵鸟纵歌,非为哗众取宠,而是出于情。这样的时刻,你就会感到,这片茫茫雪原,不但有内容可读,更可感到它温润的血脉了。不要以为,这漫天的雪光,只是虚无缥缈之气。它不但深邃,且又深不可测。人在漫天的雪光里,也往往只是一缕雪光,甚或还原为小小的基本粒子,融化在大自然神奇的魔盒里不见了。(有删改)4 . 阅读全文后,你发现作者写了草原雪后的哪些景物?5 . 有人觉得文章第四段文字可以删去,你认为有没有道理?为什么?6 .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极其优美,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的(A)(B)两句在语言上有怎样的特色。7 . 根据文章内容和生活概括,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人在漫天的雪光里,也往往只是一缕雪光,甚或还原为小小的基本粒子,融化在大自然神奇的魔盒里不见了”的理解。四、语言表达8 . 积累成语。大量积累成语并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不仅可以让语言简洁明了,而且还能使语意准确得体。请你依据下列分类,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类型的成语。数字成语:生肖成语:季节成语:气候成语:9 . 仿照例句写一个有关人物外貌的句子。例句: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茂密的须发。仿句:五、综合性学习10 . 综合性学习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史。古今中外,人们一致认可阅读对人的巨大价值,并号召人们“好读书,读好书”。某中学将要举办“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本次“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努力引导同学们多读经典。为营造这种阅读经典的氛围,请你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_(2)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_ _ _ _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