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调研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249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调研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郑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调研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郑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调研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调研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成语中的典故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 ( )A刮目相看B鸡鸣狗盗C鞠躬尽瘁D三顾茅庐二、字词书写2 . 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摩肩接踵春寒料峭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笛陆春龄一根小小的笛子,在吹者手中,能吹奏出各种各样优美动听的曲子。听那活泼泼的欢乐之音,开人胸襟;吹到委婉之处,又是那么娓娓动听。这就是笛子的魔力。因此在江南吹打曲、江南丝竹和十番锣鼓等器乐合奏中,都以笛子为主。笛子,又因为材料便宜,制作简易,携带便利以及劳动人民爱好等原因,成了民间流行十分广泛的乐器。笛子的种类很多,按音色音量,现在普遍有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因一般产于苏州,所以又称苏笛,音色柔和,一般流行于江南一带。曲笛除用于独奏外,京剧中的吹腔,淮剧、锡剧、沪剧、绍兴大班以及民间乐曲和古曲乐曲中都用它来伴奏。特别在昆曲中,唱起来必须用曲笛伴奏,才能传达神情而引人入胜。梆笛在北方流行较广,音色清脆、高亢,在有些地方小戏、民歌和舞蹈中,一般都采用梆笛伴奏。按材料分,又有紫竹笛和白竹笛,北方还有一种枣木笛。而竹笛中又以枯竹做的最好。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产的竹子都可做笛,其中以浙江产的竹子质地最好。从汉墓的拓片和敦煌的壁画中都有笛子这一点来看,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笛子了。相传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笛子就传入当时的首都长安(即现今的西安)。但也有人考证,最早的笛子是西亚细亚的纵笛。在埃及的三角塔一墓中还有八人合奏纵笛的图。因西亚产苇管,苇管颇直且大,那时纵笛就多用苇管做成,后传到印度,印度苇管小,但印度产竹,才以竹制纵笛代替苇制纵笛。纵笛经西亚、中亚,周朝末年,由西域传入中国。但几年前我在印度演出时,看到印度演奏的笛子都是用芦苇做的,称苇笛。其实在我国诗经礼记中,也都记载有竹制乐器如龠、箫、管等,也应该是属于横笛、纵笛之类。两千多年来,经过不断改革,笛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孔由原来的三孔到四孔、五孔,一直到现在的六孔。(A)取材也由最初的苇管到现在的竹子。(B)但竹笛的好坏,还受材料和制作上的种种限制。(C)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器厂合作试制成功的塑料笛,吹起来声音清脆嘹亮,冷热变化对音色影响也极小。(D) 塑料不吸收水分,吹奏时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附在管壁,就不像竹笛那样容易受潮,影响音色,而且笛膜也不会潮湿。塑料笛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材料到制作处理,都可由人工控制,材料成分不同就可制出不同音色的笛子。用两头粗细一致、管壁厚薄相同的塑料做成的笛子,它的音色音量音准也能达到统一。制造规格统一后,就可采用机器生产。(文章有删改)3 . 下列不属于笛的特征的一项是( )A经不断改革,笛的音孔由原来的三孔到四孔、五孔,变成了现在的六孔。B笛按音色音亮分为曲笛、梆笛两种。曲笛音色柔和,梆笛清脆、高亢。C笛的取材经历了由苇管到竹子,再到枣木、塑料等其他材质的过程。D笛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中,经由西亚、中亚,从西域传入了中国。4 .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从笛的特点写起,到传入发展历史,再到塑料笛研制成功,选文采用了逻辑顺序。B“按材料分,又有紫竹笛和白竹笛,北方还有一种枣木笛” 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C“塑料不吸收水分,吹奏时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附在管壁,就不像竹笛那样容易受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D“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产的竹子都可做笛,其中以浙江产的竹子质地最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5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曲笛因一般产于苏州”一句中“一般”表示具有普遍性,在无法通过统计得出确切结论时,这样表达更有分寸,更具准确性。B“在工作中,我也先后试制过枣木笛、电木笛、芦苇笛、化学纸笛、金属笛等,但都不能令人满意”一句应放在第段的(B)处。C“用两头粗细一致、管壁厚薄相同的塑料做成的笛子,它的音色音量音准也能达到统一”,充分体现了塑料笛的最大优点从材料到制作可由人工控制。D选文第段,从汉墓拓片,敦煌壁画,诗经礼记记载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笛子在中国的历史,大大地丰富了选文说明的内容。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鲜花课乔叶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往的陌生人解闷。忽然,视线里出现一个中年男人,他站在安检区外,正被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包围着送行。告别即将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小美女慌慌张张地跑过去,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是一束淡黄色的玫瑰,我目测了一下,足有四五十枝,每枝都用淡绿色的彩纸包着,极为悦目。花中还插着两枝大大的粉色百合,都是三头的。于是,这个男人一手抱着玫瑰,一手拉着箱子,身上还背着一只包。他忙不迭地冲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进了安检区。看着他在安检机的传送带旁手忙脚乱地挪动箱包和鲜花,我不由得笑起来。鲜花,我也收到过这样的礼物。说实话,这样的礼物是一种漂亮的麻烦。第一次被送鲜花时,我也是两手满满的行李,却还是倍加珍惜地把花抱回了郑州。安检,上车放到行李架上,下车再从行李架上取下来到家后,鲜花已不复娇艳,我恋恋不舍地端详再三,还是将其扔进了垃圾桶。我于是得出结论:鲜花这种东西,收到的时候心情是喜悦的,照相的时候抱着是娇美的,在房间里插着的时候是芬芳的,但在旅程中是令人狼狈的。因此,当这个带着一股淡淡鲜花芬芳的男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观察他会如何处置怀里的鲜花。只见他走到候车室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他踌躇了片刻,然后解开花束的包装纸。接下来,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每人一枝,人人有份。有老人谦让,说给年轻人吧;也有人谢绝,说手上的行李太多。他也不勉强。事实上,这件事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人群中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注意到他。便有人凑了过来,其中有一对小情侣点名求那两枝百合,他自然是慷慨相赠。快到我这里了。眼看他离我越来越近,我居然有些紧张,如同小孩子在等待将要分得的糖果。终于啊终于,他送到了我这里。谢谢。我接过来。环顾四周,整个候车室,花香弥漫。在我的意识深处,鲜花一直是虚妄的,甚至是所有礼物中最为虚妄的: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枯萎,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而眼前的这个男人,他想到这些了吗?他一定想到了,而且一定比我想得更深。可是,你看他,他还是把手中的花朵,一枝一枝地送了出去,分享给这些陌生人。在明了虚妄之后,他还有分享的诚意和赠送的热情。而这些鲜花,也托了他的福,在成为垃圾之前,幸福地作为鲜花绽放到最后一刻。所谓勇敢,不就是如此吗?即使再虚妄,也还要好好活着。所谓智慧,不就是如此吗?正因为虚妄,也才要好好活着。结果的虚妄一直就在那里,所以,就更不应该辜负过程的欢乐啊。他给我上了经典的一课。(选自读者,有删改)6 . 根据情节的发展,以及“我”的情感心态变化过程,填写下面表格的内容。情节“我”的情感心态变化过程男人挪动箱包和鲜花过安检不由得笑起来_男人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_居然有些紧张7 . 第段和第段加点的“严肃”都写出了中年男人的神态,请写出你对这两处“严肃”不同的理解。8 . 联系上下文,分析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9 .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鲜花课”为题目有何好处?10 . 本文第段的画线句和链接材料描写的都是送行的场面,都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各有什么作用?(链接材料)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们之中有人强作笑颜,对旅行者点点头,打个哈哈,对方同样应一声,报之以点头和微笑。(选自比尔博姆送行)四、句子默写11 . 名句积累与运用。(1)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4)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_,_。(5)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古人常用明月寄相思之意,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诗句“_,_”,就是希望明月送去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8)在观沧海中,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开篇即交代观海地点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回答下列小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2 .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将近B出入之迂也迁:曲折,绕远C与汝毕力平险毕:毕竟D虽我之死虽:即使1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甚矣,汝之不惠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4 .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一句指出了愚公决心移山的主要原因。B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众人响应,却遭到智叟的强烈反对和妻子的无情嘲笑。C文章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坚强毅力和宏伟抱负。D文章把愚公的大智大勇与智叟的鼠目寸光加以对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六、名著阅读15 . 名著阅读读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_、_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七、作文16 . 写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要能献出一点爱,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爱。这个爱是爱自己、爱父母、爱家庭、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等。爱是关心,爱是帮助,爱是无私和无畏!爱是温和,爱是不自夸,不张扬!爱是不嫉妒,不轻易发怒!请以“爱”为题目,或自拟一个包含“爱”这个词的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