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229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B老舍的骆驼祥子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C看到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被枪杀横尸遍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D节日的商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看的人眼花缭乱。2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B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C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D叙利亚的孩子在废墟中唱着:“在战火和摧毁中,我们的伤口很深。”3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无边繁花的天山。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D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4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有诗句“家住沂州翠岭东有人问我名和姓,撼地摇天黑旋风”,描绘的是曾经大闹五台山的花和尚鲁智深。B“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这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赞颂“单骑救主”后又“大闹长坂桥”的赵子龙的诗句。C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自幼为僧的玄奘奉唐太宗旨意到天竺国求取三藏大乘佛法,他发誓不到西天,不取真经,断不回国;送别时,唐太宗捻土入酒,叮嘱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D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过生日,与众女聚会大观园,吃酒、行令、划拳,好不热闹。宝钗先是命婆子“将门锁上”,不教外人进人;其间说了“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有桂花油”的酒底,引得众人发笑;后来不胜酒力,醉卧于芍药花丛中,被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5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殉职(xn)狭隘(i)热忱(chn)鄙薄(b)B坍塌(dn)废墟(x)戳破(chu)灼热(zhu)C参差(cn)哄笑(hng)晕眩(xun)恍惚(hung)D淫慢(yn)微薄(b)纯粹(cu)琢磨(zhu)6 .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水浒传说法不正确的一项(_)A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宋江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B燕青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名。原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C水浒传长期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它高度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水浒传最大的贡献就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D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了“官逼民反”7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拒绝的本质是一种丧失,它与温柔热烈的赞同相比,折射出冷峻的付出与掷地有声的清脆,更需要果决的判断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拒绝不像选择那样,它森严的外衣里裹着我们,像一种后劲很大的烈酒,在漫长的夜晚,。A始料不及的风刀霜剑;令人心情舒畅;使我们头痛目眩。B令人心情舒畅;使我们头痛目眩;始料不及的风刀霜剑。C令人心情舒畅;始料不及的风刀霜剑;使我们头痛目眩。D使我们头痛目眩;始料不及的风刀霜剑;令人心情舒畅。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淳朴囊莹映雪相形见绌胜气凌人B招徕瘦骨嶙峋苦心孤义长吁短叹C馈赠八面玲珑顾名思义不容置疑D宽恕美不胜收诚皇诚恐合辙压韵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刺狼,回答小题。刺狼那年,我随电建队伍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进行施工建设。当时草原上野狼很多,晚上我们睡在房子里,经常听到围墙外有狼群在嚎叫着。庆幸的是,作为那个年代很知名的国营单位,国家为我们配备了几支老旧的步枪,一是为了维护治安, 二是为了防止草原上的野兽袭击。有了这几支枪壮胆,我们在狼群的嚎叫声中,每个夜晚都睡得香香甜甜。几个小青年也曾为了尝尝狼肉是啥滋味打过伏击,但空费了子弹,没有射中过一只狼。草原上八月的夜晚很凉。我坐着老刘驾驶的吉普车,连夜到一百千米外的车站接一位专家。老刘是我们这支电建队伍中资历最老的人,当过兵,参加过自卫反击战,负过伤,复员后转到了电建公司工作。他身上有很多的故事,是我们中的传奇人物。由于草原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道路,我们的车在老刘的熟练驾驶下一直在草地上自由穿行。我正闭目养神,老刘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出了什么事?”我感到这次刹车不同寻常,揉着眼睛问老刘。老刘“嘘”了一声,用手指着前方。在车灯的直射下,我看到在车前方十几米的地方,一只狼蹲在那里,它几乎有一米高,眼睛里射出幽幽的绿光,露着牙齿,咆哮着阻挡着我们的去路。“加大油门冲上去,轧死它!”我怂恿老刘。老刘比我更干脆,他拿起旁边的步枪咔嚓一声子弹上膛,愤愤地说:“早就被这帮畜生夜里的嚎叫声烦透了,今天我倒要看看是狼脑袋硬还是我的子弹硬。”砰!枪声划过夜空,狼应声栽在地上。打中了! 我正想恭维老刘的枪法,但透过汽车的玻璃,我惊讶地看到那只狼经过几次抽搐后,又慢慢重新坐了起来,血从胸口的弹洞不断涌出来。老刘也许被没能一枪让其致命给激怒了,他没有对狼再次扣动扳机,而是像战斗打冲锋一样,嘴里怪叫着,挺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狼冲了过去。而那只狼也似乎下定决心以死相拼, 嘴里喷着血沫、龇着白森森的牙齿迎着老刘狠狠地扑来。于是,在那个夜晚,在那辆汽车的大灯照射下,我见证了人和狼之间的一场大战,领略了老刘单枪刺恶狼的神勇,也为这只受伤的狼不选择逃命,反而迎着人类明晃晃的刺刀垂死搏斗感到震撼。搏斗的过程是短暂的,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那只狼被战术动作非常到位的老刘用刺刀刺得满身窟窿,在经过最后一声撕破夜空的嚎叫后,那只狼大睁着绿森森的眼睛死去。这是一只成年公狼,我非常佩服它的勇气。就在我和老刘准备把死狼装上车时,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草丛后面有奇怪的响声。老刘再次把子弹上膛,用刺刀拨开草丛警惕地搜索过去。 他发现就在那只被刺死的公狼蹲过的草丛几米远处,一只和那只公狼个头差不多大小的母狼 正在痛苦地分娩,一只小狼已经从母狼的体内露出了半截身体,刚才听到的声响就是母狼分娩时的痛苦呻吟。这时我们才恍然明白:我们闯入了狼的领地,那只公狼不顾性命地和手持步枪的老刘搏斗,原来是在全力保护自己正在分娩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它临死前的那声嚎叫,就是和妻子儿女的诀别。这世上伟大的爱呀,动物的竟比人类的更加真挚。我们最终没有伤害这只母狼和它刚出生的孩子,我们也没有把那只公狼的尸体作为战利品带走。老刘说,当年自己当兵参加战斗是为了抵抗侵略、保卫家园和妻儿,如今这只公狼也是用生命进行了一场殊死的反侵略战争,只不过侵略者是我们人类。我没有说话。老刘开车远远绕开那只母狼后,砰砰砰地向天连开三枪,表达了自己的悔意。从那以后,老刘依然是我们电建队伍中最有故事的人。但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向大家提过刺狼的事迹。我知道,刺狼的故事已经成为永远刻在我和老刘灵魂深处的痛和醒。9 . 仔细阅读这篇小说,根据提示补充故事情节。开端:草原上八月的夜晚,公狼挡住了老刘和我的车子的去路。发展:高潮:结局:老刘放过了母狼和它刚出生的孩子,并且以后再没有提起过此事。_10 . 品味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而那只狼也似乎下定决心以死相拼,嘴里喷着血沫、龇着白森森的牙齿迎着老刘狠狠地扑来。_11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老刘是一个怎样的人。_12 . “我知道,刺狼的故事已经成为永远刻在我和老刘灵魂深处的痛和醒。”句中的“痛”和“醒”分别指的是什么?_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把目标立在心中张涵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每到春天,微信朋友圈总会被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刷屏。与此同时,不少年轻人还不忘立下减肥的目标,为夏天“秀”身材做足准备。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这些曾经信誓旦旦写下的话,最后成功“变现”的又有多少?随着时间流逝,朋友圈不断被其他动态刷新,那些立下的誓言也被海量信息“拍”在了沙滩上。事实上,设定目标的意义不在于用来告知,而在于督促做事。社交媒体普及后,之前隐藏在舞台大幕后的日常生活有了展示的场地,朋友圈的“晒”文化也应运而生。“晒目标”等现象作为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进行“自我展示”,凸显决心和毅力,还可以收获好友的点赞与支持,获得心理满足感。然而,将目标公之于众,未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有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决定做一件事容易,真正动手去做却很难。从“说”到“做”,是一个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看作是化学意义上的元素反应,那么自律则是这场反应的催化剂。曾经风靡朋友圈的“几个赞就读几本书”的集赞读书活动,唤起了公众关注,却唤不醒摒除喧嚣、安静读书的心;获得了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点赞,却没获得精神世界的食粮。以为发朋友圈立目标就可以获得他人的监督,殊不知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当终于着手去实现目标的时候,却发现更难的是坚持不懈。经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今天加班,又没时间去跑步了”“今晚有个饭局,明天再读书吧”“今天出去逛街,改天再背单词吧”但回过头仔细想想,一天中真挤不出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的时间为实现朋友圈立下的目标积累“跬步”吗?为什么他们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会退缩、会妥协呢?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有位大学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书30页,这样坚持一年下来就能读大约一万页,将近50本书。他说凡是按照他的要求坚持读书的学生,最后都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学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人更要养成从“说”到“做”再到“坚持做”的习惯,不仅把目标和梦想立在朋友圈,更要把它们立在自己的心中。(选自 人民日报 2018年03月27日 19 版)1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A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设定目标的意义主要在于用来告知,而不是督促做事。B将目标公之于众,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C发朋友圈立目标并不能获得他人的监督,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D很多人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14 . 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15 .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其他如史记、杜诗、水浒传、元人杂剧畅心之书,又皆素所属厌。且病余之人,精神眼力几何,焉能兀兀长手一编?邻有朱叟者,善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娓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遣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游惠山记袁宏道)16 .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共三处。而 此 地 去 惠 山 最 近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举身如坐热炉(_)(2)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_)(3)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_)(4)至是益勃勃矣(_)18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尽日惟以读书为事B娓娓万言不绝 佛印绝类弥勒C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 不足为外人道也D而此地去惠山最近 信宿始去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2)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20 . 结合文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讲“读书”“听说书”之事目的是表现作者病愈之初百般无聊的状态,为下文写游惠山之乐做铺垫。B“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表现出作者“性疏脱,不耐羁锁”的性格。C“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一句说明作者对游惠山并不太感兴趣,而是对游览西湖更感兴趣。D作者刚刚病愈就去游惠山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句是“余性疏脱,不耐羁锁”。四、情景默写21 . 古诗文默写。诗言志,诗传情。我和孔子对话,“_,不亦君子乎?”使我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我读曹孟德的诗,“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_。”令我体悟到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借夜风送来的笛声“_, _。”则更是让我感受到那绵绵不绝的乡愁。五、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22 .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哪个阶段的景物?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23 . “明日酒醒春已归”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六、综合性学习24 . 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激情。(不少于60字)_(2)下面是同学收集的两则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个定义。材料一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摘自歌曲愚公移山)材料二 17年前,唐卓琼的小儿子掉下悬崖而死。从那时起,他决心修一条“接”儿子回家的路。12年来,为了修路,86岁的母亲死在山上,老伴与他形同陌路,跟他一同修路的大儿子的妻子也选择离婚.“鸡公岭上通大道,和尚岩脚变坦途。”人们说,修路不止的他,完全是现代版的愚公。(摘自重庆晚报)_(3)下面是同学们在学习愚公移山中“你说我说”环节的不同观点,请你也说说你的不同观点。观点一: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愚公的做法不可思议。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这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不值得提倡。观点二:愚公其实根本不应该去移那大山,而应该直接把家搬到山前面去。这样要比移大山省事多了,也用不着花祖祖辈辈那么多代人的时间去移一座大山。相信和愚公同样住在山后的人都会选择搬家,而不是选择去移山。_七、作文25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习惯”一词有两个意思:作动词,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比如“习惯了”;作名词,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比如“好习惯”,“不良习惯”。请以“这也是一种习惯”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阅读下面这幅画和小诗,发挥你的想象,以“美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有效期限幾米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选自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幾米著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要求:(1)将所选题目或自拟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