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159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雪白”“笔直”“明快”“乐观”都是形容词。B短语“文明习惯”“幸福指数”“凝铸信念”和“留守儿童”的结构相同。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D“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燕飞翔”。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困难,他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二、字词书写3 . 书写温州之美。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最美在温州。千年古城,lng(_)润瓯江,孤屿双塔,旧时王谢。最美在温州。百里楠溪,陶公t(_)傥,永嘉之学,源远流长。最美在温州。鹿城儿女,勤劳智慧,d(_)志四海,创造未来。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现代文家园如梦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满头白发。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母亲还会为我采摘那些新鲜的三月莓。母亲的身影呈现在眼前,逐渐缩短母子间的距离。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闪耀一串串累累的爱。屋右的古风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一回地爬上树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杈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出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头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那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远隔一方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快乐;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有您自己的寄托!11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12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4 . 第段中的“挤”“梳理”用得精妙、很有意味,请你说说它的妙处。5 . 文章用了质朴而动情的语言,重点写了三件触动乡愁的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它们。6 . 面对如梦的家园,作者为什么愿将自己攀援成一株“牵牛”?7 . “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8 . 联系全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家园如梦”的题目含义的。阅读名著五猖会片段,完成后面小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9 . 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10 .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1 .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四、句子默写12 . 博闻强记,领悟国学魅力。(1)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2)峨眉山月歌中,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3)沾衣欲湿杏花雨,_。(4)十二章中,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5)三军可夺帅也,_。(6)_,_,仁在其中矣。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13 . 解释加点的词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2)俄而雪骤(_)(3)撒盐空中差可拟(_)14 . 翻译下面的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15 . 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狙公赋芧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注释)狙(j)公:好养猴子的人。狙,猕猴。芧(x):橡树的果实。公之心:懂得他的心意。家口:家中口粮。16 .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狙亦得/公之心B俄而/匮焉C众狙/皆起而怒。D朝四/而暮三17 .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损(_) 充(_) 诳(_)18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19 . “狙公”与“狙”代表了两类人,请概括这两类人的特点。七、语言表达20 .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与人之间需要谅解。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滴清凉的甘露,能催生埋藏在人们心田的种子:_。请多多谅解他人吧!八、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1)“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以上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填篇名)。(2)有人这样评论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独立不羁、追求自由、反抗权威、疾恶如仇,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真如本性任为之,一切皆率性而行。”请结合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评析孙悟空“真如本性任为之”的性格特点。九、作文22 . 阅读材料提示,然后作文。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请你以“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上“逆境”、“苦难”、“呵护”、“奋斗”、“磨练”、“关爱”等词语,也可以填上其他的词语。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