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1185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昌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昌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风十里扬州路。”是小杜的诗句吧?上口,清新,蕴藏;流传千古,经久不衰。B意大利一位男士被遭到他羞辱的大猩猩挥舞“铁拳”打倒在地,并满地寻找打掉的几颗门牙。C死海水里含有许多矿物质: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另外还有溴、锶。D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2 .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李白在青年时代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B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C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怀忧丧志,只要持续努力,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刻。D他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3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鞭挞(t)寒噤(jng)关隘(i)眼花瞭乱(1io)B狡黠(ji)联袂(mi)蜿蜒(wn)炯然不同(jing)C句读(du)丝缕(1)骤然(zu)拾级而上(sh)D连翘(qio)狼藉(j)作揖(y)果实累累(li)二、现代文阅读别让果实长成诱惑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羡。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到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子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地的心头。架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地的善良。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孩子在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抡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于是房子易了主,院子里的梨树便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不容梨树存活,搬来的第一天就要将树砍倒,但被邻居们劝住了。他们说,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还是听了大家的劝,扔了斧子,放梨树一条生路。自此,梨树仍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仍有四邻的孩子在围墙外打探,艳羡枝头的果实。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国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孩子们都说他吝啬,邻居们也认为他太小家子气,不就几个梨吗,何必这样宝贝着。转眼就是秋凉,一树的梨黄澄澄的。他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摘了一箩筐,又拆去了墙上的防护网。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大家都说,原来这树上的梨不是酸的,原来会有这么甜。自此,梨树在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生长,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围墙上的防护网也是安了拆,拆了安。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每一年的秋熟季节,小区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他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那一树果实长成诱惑。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他原来是想砍掉那棵树的,他觉得,他孩子的受伤,是梨树的过错。但后来他想通了,梨树并没有过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因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4 . 同样面对孩子们打探和偷摘果子的举动,梨树的旧主人和新主人的做法分别是怎样的。旧主人的做法:_新主人的做法:_5 . 第段中写道要不要砍倒这根树,他犹豫了一阵,他为什么会犹豫了一阵?6 . 从第段来看,他的良苦用心带来了哪些好的结果?7 . 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作者通过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树犹如此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在著名的七发一文中写了一株梧桐树,历尽艰辛它的根是一半生一半死,夏日被雷电劈打,冬日被风雪摧残,被急流冲刷,它却顽强地生长,于树干中积聚了很多纹理。终于有人把它砍下制成琴,音质太好了,“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真是天下独一份的琴声。经历这种艰辛的过程,终于修成正果,这也是很理想的结局了。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使行进的历程百般不畅万般蹭蹬,严重的就称之为磨难了。磨难因人而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仲尼、屈原、左丘、孙膑诸人,不是被囚禁、流放,就是膑脚、失明,凄惨之至,非常人所能承受,最终却都成为史上人物,千百年过往而不湮其辉光。就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受宫刑后而发愤著史记的,这些人物的经历成为教育的典型,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关系,当然不能言说磨难,至多就是笔墨上的磨练,但作用于人的精神却是一脉的。像王谢家族中人,比一般人成名成家也就顺当得多。但是,逃不脱的是笔墨上的磨练,因为书法家要靠作品来说话,而作品是写出来的,写就需要扎实的笔墨功夫,谁也没有理由逃避。成一字须反复不辍,成一篇则如上蜀道,立一体则以一生为计,尚未知可成否。唐人孟郊曾风趣地说:“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是啊,一个人为何要如此?此心有远大理想,思遐举,而必然要筋骨承其劳累,身心共赴一处,以期遂愿。大抵文人都有身心磨练的过程,积年之功夫终于有了相应的收获,心中甚喜。文人雅集时相互欣赏,优者备受称道,几因磨练长精神,定非碌碌者。可是,持续上进不由人,虽功夫所下甚多,穷昏昼,忘饥渴,却是毫无寸进了,不觉心烦气躁难以平复甚至有人就弃笔墨而走,以为艰深不可求索。清人曾国藩是深有体会者,他认为:“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这个“熬”字运用得尤其传神,暂时不见有何进展,仍然心手不放松,始终自守,不离不弃,继续读书、研究、临摹、创作,似乎不动声色、不激不厉,却韧以行事。时日忽忽过去,终于学识又有所提高腕力又有所增强,悟性又有所开启,豁然天开,进入新境。而那些不能自守者,终将难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悦。一株梧桐,终究要经风雨而后成为琴之优者,更多人听到了它悠扬的琴声,忽略了它曾经的苦难。书法家的磨练,指腕的、心灵的,其中的复杂和幽微,难与外人道。人们聚于酒肆,惊看张旭笔走龙蛇的迅疾,一幅之内烟波万状,感到了书法家书写是这般轻易。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摘自2016年1-2语文世界,有删改)8 . 文章开篇叙写枚乘七发中的梧桐树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9 . 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划线句的含义。三、句子默写11 . 根据提示填空(1)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转为抒情的句子是:_,_。(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说明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事物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乙)表叔王碧伯妻丧,术者言某日子刻回煞,全家皆避出,有盗伪为煞神,逾垣入,方开箧攫簪珥,适一盗又伪为煞神来,鬼声呜呜渐近,前盗皇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视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据此一事,回煞之说当妄矣。(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两鬼相遇)(注)回煞:这是迷信说法。煞,凶神。人死后,会有一天死者的鬼魂要回家一趟,但是要由煞神(凶神)押着回家的,称做回煞。筐:藏物的小箱子,多为竹蔑编制。饵:用珠玉做的耳饰,如耳环。谛:仔细审察。12 . 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一处)。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13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 家无井而出溉汲(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3)逾垣入 (4)以姜汤灌苏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悸而失魂学而不思则同B乃知为盗去后乃至C以姜汤灌苏可以为师矣D对仆于地闻之于宋君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16 . 甲文是一则寓言,乙文是一则笔记小说,但你可以将乙文当作甲文一样的寓言来读,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给你的启示。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阁,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圓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7 .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B小序点明了写作时间及写作缘由。“大醉” 遣怀是辅,“兼怀子由” 是主。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D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18 . 说说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理解。六、语言表达19 . 病句修改,下列语段有3处语病,请加以修改。10多天前,空荡的天安门广场里突然开进来几辆卡车,打破了深夜的宁静。(1)工人师傅们从卡车上卸下大量钢材,被它们拼接到一起,逐渐呈现出一个花篮的轮廓2017年花卉布置,(2)大花篮变成了“花果篮”,自主培育的花卉品种更加愈来愈丰富,(3)创下历史上最短时间搭建中心花坛。在这背后,凝聚了数百位园林工人的辛苦付出,连续八天夜以继日的不懈奋战。国庆花坛终于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1)把_字改为_。(2)把_一词删除。(3)在_后面添上_。七、名著阅读20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1)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2)_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王子祝福的小美人鱼;也有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白天鹅的_。八、综合性学习21 . 某校准备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汇报展览。主题是:今天你“低碳”了吗?(活动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分为三大板块。(1)第一板块:引领潮流的名词:“低碳”。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什么是“低碳”。(2)第二板块:人类的悲剧:大自然的报复。请描述一个人类遭受自然界无情报复的画面。(3)第三板块:冷静而理智的行动:“低碳生活”。请写出两个“低碳生活”的良好生活习惯。九、作文22 .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树的种子只有向下生根,才有向上发芽,长出嫩叶,凭借天生的力量,日后长出枝干和树叶,铺展绿荫,开花结果。如果长久闷在土壤中,那就只能在土壤中等待腐烂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