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025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宁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B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C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 .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B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C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按照表现形式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D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季节不同,雨的风景亦万千。春天的雨,淅淅( )沥沥,滋润万物;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 );秋天的雨,裹挟在料峭寒风中,静m( )在夜的安宁里;冬天的雨,则乔装打扮成雪的模样,悄然l( )临人间,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淅(_)犷(_)(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静m(_) l临(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土地的身影阎连科到今年,我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五年了。二十五个春春秋秋,最使我记忆犹新、不能忘却的,比较起来,还是父亲劳作的模样儿。很小的时候我只有几岁,或许是不到读书的年龄吧,便总如尾巴样随在父亲 身后。父亲劳作的时候,我喜欢立在他的身边,一边看他举镐弄锹的样子,一边去踩踏留 在父亲身后或者他身边的影子。这是多少、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虽然还是社会主义的人民公社,土地公辖,但 各家各户都还被允许有那么一分几分的 土地归你所有,任你耕种,任你做作。我家的地在 几里外一面山上的后坡,地面向阳,然土 质不好,全是礓土,俚语说是块料礓地,每一锨、 每一镐插进土里,都要遇到无角无楞、不方不圆、无形无状的料礓石。每年犁地,打破犁 铧是常有的事。为了改造这土地,父亲连续几年冬闲都领着家人,顶着寒风或冒着飞雪到 地里用镢头挖上一尺深浅,把那些礓石从土里翻捡出来,由我和二姐抱到田头,以备回家 时担回家里,堆到房下,积少成多,到有一日翻盖房子时,垒地基或砌山墙所使用。那时候,我看着父亲把镢头举过头顶,镢刺儿对着天空,晴天时,那刺儿就似乎 差一点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因为一面山 上,只有我们一家在翻地劳作,四处静得奇妙,我就听见了父亲的镢头钩断云丝那咯咯叭 叭的白色声响。追着那种声音,就看见镢头在半空凝寂了片刻之后,一瞬间,又暴着力量 往下落去,深深地插在了那坚硬的田地里。我清晰无误地觉察出,初上山时,父亲的腰骨是笔直的,可一镢一镢地刨着,到了午时,那腰杆儿便像一棵笔直的树上挂了一袋沉重的 物件,树干还是立着,却明显有了弯样。待在那山上吃过带去的午饭,那树也就卸了吊着的物件,又重新努力着撑直起来,然而到了日过平南,那棵树也彻底弯下,如挂了两三袋 更为沉重的物体,仿佛再也不会直了一般。然尽管这样,父亲还是一下一下有力地把镢头 举在半空,用力地让镢头暴落在那块料礓地里,直到日头最终沉将下去。父亲似乎不相信日头会真的落山,他要首先看我一会儿,再把目光盯着西边看上许久,待认定日头确是落了,黄昏确是来了,才最后把镢头狠命地往地上刨一下,像总结 一样,翻起一大块硬土之后,才会最终把镢头丢下。然后,就挑起一担我捡出来的料礓石, 下山回家去了。那料礓石虽然不似鹅卵石那么坚硬沉重,可毕竟也是石头,挑起时父亲是 拄着镢柄才站了起来的。我跟在父亲身后,扛着他用了一天的镢头,觉得沉重得似乎能把 我压趴在地上,很想把那柄镢头扔在脚地,可因为离父亲越来越远,竟还能清楚地听见他 在那一担礓石下整个脊骨都在扭曲变形的咔嘣咔嘣的声响,便只好把镢头从这个肩上换到 那个肩上,迅速地小跑几步,更近地跟在他的身后,以免落在黄昏的深处。这样过了三年,三年的三个冬天,我们家的那块土地彻底地翻捡完了。家里山墙 下堆的黄色的礓石,足够表砌三间房的两面山墙,而田头沟底倒堆的礓石也足有家里的几 倍之多。你不敢相信一块地里会有这么多的礓石。总之,那块田地对几岁的你来说,犹如一片广场,平整、松软,散发着深红香甜 的土腥,就是你在田地里翻筋斗、打滚儿,也不会有一点坚硬划破你的一丝皮儿。因此,你似乎懂得了一些劳作和土地的意义,懂得了父亲在这个世上生存的意义。似乎明白,作为农民,人生中的全部苦乐,都在土地之上,都根在土地之中,都与劳作息息相关。或者 说,土地与劳作,是农民人生的一切苦乐之源。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我与父辈,有删改4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那时候,我看着他把镢头举过头顶,镢刺儿对着天空,晴天时,那刺儿就似乎差一点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5 .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难以翻捡的礓石,以及沉重的似乎能把我压趴在地上的镢头,有什么作用?6 . 享有“苦难叙事之大成”称谓的阎连科,对现实做了原生态的叙述,你认为“或者说,土地与劳作,是农民人生的一切苦乐之源。”这句话饱含作者哪些思想感情?7 . 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可以改为“父亲的身影”,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观点。苏州散忆张含冰昨天读了余秋雨的散文白发苏州。秋雨先生是个造诣很高的人,他看苏州,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我看苏州是在十年前了,当时以一个稚童的眼光来评判,背不动“文化”两个字。唐伯虎的故事后来才懂,还有那个金圣叹。后来又知道了他们都是那个江南小城人氏,一点也不奇怪只有那样的地方才会有那样的人。壁垒上垂延至地的藤蔓;小桥下发如墨云的洗衣妇人;街暮人淡之时,似听见却又似想见的寒山寺里的钟鸣。苏州,美得有声有色。苏州人热情,或许是因为习惯了宾客盈门的生活苏州每年的旅游者是以万计的。那一回在去拙政园的路上,公车里一位妇人跟我妈妈聊了起来。她先是用夹着细软方音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苏州的景点,什么时间去好,路怎么走,都一一顾到。未了,便打听起我们的来处。“桂林!”得到这个答案后,那先前不曾歇过话的妇人竟呆了一小会,临下车时她满脸疑惑地遗下一句:“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万物自然为妙,妇人的惊异再平常不过了。倘若是生长在西北高原的汉子,倘若是从大兴安岭苍莽森林里来的客人,想像品着茉莉花茶般地来苏州求个神清气爽,倒可以理解。可是,生在桂林山清水秀间的人们也来了,为什么呢?我也常常自问。鬼斧神功用来形容天的造化,桂林便是这样一个蒙恩于天功的地方,奇山俊水引来无数丈人骚客,后来有了镌刻于洞间石壁上的经文诗篇。在那些或清秀流畅或健拔有力的字迹里,有柳宗元,有徐霞客,还有那描画了“八骏图”的徐悲鸿,久而久之,桂林成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涌来的人们看罢山水,还忘不了看一看那流溢于山水之间的斑斑墨迹,发一番“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唏嘘同感。苏州不同。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大师计成在他的园治中这样描写苏州园林,“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轩楹窗棂之间,是一双双曾经劳碌修葺的手,在这儿,制造奇迹的是人类自己!明清时候,江南是富人的天地,为卜居闹市而又兼事自然风致之美,有钱人们建起了一座座园林。封建文化较为发达的苏州城里,不少文人画家同时也是造园家,而造园师又多能诗善画,在无数园林竣工的同时,他们也完成了苏州文化的营建。许多年以后,造园人曾经的政绩,曾经的富贵荣华都已逝作尘埃,惟独因为一个园子,历史记下了他们的名字,真趣亭,芙容榭,网师园苏州人要的,不,应该是中国人要的只是一个“后院”,在里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伯虎晚年信了佛,住在他的桃花庵里,唱着他的桃花庵歌:“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通“趋”,追求),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有了富贵在地贫在天的旷达,他的殷厚又有谁人能比呢?其实,这是苏州人的心灵皈依。这种皈依不是寄情于自然山水的神羡,而有如在自家屋后开一畦菜地的恬趣晓畅,在属于他们的、属于天下所有心态恬淡者的“后院”里,人们体味到了“自锄明月种梅花”的真趣。也许妇人的问题背后早已自有了答案,只不过想引我这个“回家的孩子”费些思考。写下上边一段文字。8 . 在作者看来,苏州与桂林不同的美分别是怎样造成的?(用原文回答)9 . 苏州人疑惑:“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作为桂林人,作者为什么来到苏州?下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临“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享受苏州有声有色的美。B品位苏州茉莉花茶般的神清气爽。C凭吊唐伯虎和金圣叹,追寻历史文化的足迹。D回到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10 . 桃花庵歌中能看出唐伯虎的生活志趣,揣摩下列古诗文名句,想一想,哪几位作者与唐伯虎有着同样的生活态度?(多项选择)选(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E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1 . 余秋雨先生评价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四、句子默写12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_,君子好逑。(关雎)(2)挥手自兹去,_。(李白送友人)(3)_?黄衣使者白衫儿。(白居易卖炭翁)(4)拣尽寒枝不肯栖,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乙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笑谓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 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选自一字之师)注郑谷:唐代诗人。齐己:唐代诗僧。因:于是,就。谒(y):拜见。矍(ju)然:吃惊的样子。兼:提起。这里是整理的意思。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合称三衣。这里指法衣。士林:这里指读书人。13 .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_(2)俄而雪骤俄而:_(3)撒盐空中差可拟,差:_(4)携所为诗往谒焉 往:_(5)不若“一枝”则佳佳:_14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未若柳絮因风起。(2)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15 . 两选文中的“儿女”和齐己分别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16 . 两选文中的“笑”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六、诗歌鉴赏(4分)倦夜苏轼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17 . 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现的?(2分)18 . 末句通过感叹络纬虚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七、名著阅读19 . 朝花夕拾既展现了鲁迅内心深处的柔软,又蕴含着冷峻而深刻的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八、综合性学习20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热爱是风,“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热爱是雨,“有情芍药含春泪”。热爱是土,俯身就能ku( )出一把,哪一把土壤里没有先民的血汗和未来人的绿梦呢?热爱是云,仰首就能望到一片,哪一片云里没落过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忆念呢?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忧愤;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马革裹尸去金戈铁马还。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死是热爱;清清爽爽,认认真真地活着,活着又何尝不是热爱!(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ku(_)出芍(_)药(2)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_,死是热爱。(3)修改病句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马革裹尸去金戈铁马还。九、作文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