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958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哪能不想家呢?”王悦说完,她的眼睛就红了。B啊,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C“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D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建成郑济高铁、德商高速、青兰高速、莘县至南乐高速。2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B夜栏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D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紫藤萝瀑布(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桃李生长在春日里,也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由桃李花开时的 (生机盎然兴味盎然)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从此青春有了一个花样美称 “桃李年”。而从诗经中的那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开始,“投桃报李”就成为了互相馈赠、礼(shn)往来这一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同时,桃李花朵芬芳果实甜美,虽默默无言,但仍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树下因此被踩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便借此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的美德。当然,更 (鲜为人知广为人知)的是,桃李可以代指弟子门生。白居易就曾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表达对裴令公弟子满门的赞誉。3 .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应填写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馈赠 g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丿礼上往来B馈赠 g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一礼尚往来C馈赠 k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丿礼尚往来D馈赠 k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一礼上往来4 . 在文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生机盎然鲜为人知B生机盎然广为人知C兴味盎然鲜为人知D兴味盎然广为人知5 . 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由此可知飞将军李广具有的特点是:A诚恳真挚,深得人心B骁勇善射,战果丰硕C弟子满门,德高望重D智谋超群,意气风发6 . 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喧嚷(xun)陨落 (yn)恪尽职守 (g)B征引 (zhng)凌驾 (nng)气吞斗牛 (du)C风骚 (so)狡黠 (xi)润如油膏 (rn)D扶掖 (y)劫难 (nn)吹毛求疵 (c)7 .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曾经)B人恒过(犯错误)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8 . 下列各项分析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浪费了三个小时”和“这趟飞机飞了三个小时”中的“三个小时”分别做宾语和补语。B志向远大、热烈鼓掌、愚公移山、勤劳简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C“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歌声带入回忆”。D“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转折关系。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让教育的阳光普照“苔花”石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虽生长于潮湿的角落,但它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读来令人感动,也启人思考立德树人的道理。现实中,总是不乏不甘平庸、努力生长的“苔花”。战胜贫困圆梦北大的河北女孩王心仪,走出大山的春蕾女童合唱团.那些奋斗着的青春身影,传递着激励人心的正能量。也应看到,青春如果只能依靠“自来”,无人喝彩、无人关爱,则意味着承受更多的无奈、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其实,袁枚还写过另一首咏苔五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石头上种不出玫瑰花,沙漠里长不出棕榈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们呼唤键放,就应厚植教育的沃土;鼓励奋斗,就应铺设笔直的跑道。因此,我们应当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梦想,教育则是通向梦想的阶梯。只有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处角落,才会有更多“苔花”向阳盛开。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把人比作树木,认为不必勉强让树木长得一祥高,但要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不能忘记守住教育的底钱,让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学上”,也应当着力拓展教育的边界,让每个孩子“上好学”。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力求公平,孩子们才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教育的蓝天下,也不应有“好生”“差生”的区隔与偏见。长期以来,唯考试、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影响较广“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像流水线那样搞批量生产是行不通的;特别需要根据个体的禀赋因材施教、精耕细作。一些人眼中的“笨学生”,也许有健壮的体格、灵巧的妙手或艺术的头脑。这些隐藏的成长密码,正等待着被教育澈活。因此,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可说是教育的神圣使命。无论是困境儿童还是“差生”个体,他们所面临的困扰和烦恼,映照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也时刻提醒我们维护教育公平的尊严。而这,需要全社会携手同行,不断地集聚众智、凝聚众力。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做大教育的“蛋糕”;注重教育资源,在域乡、区城、校际之间的均衡分配,有效填平“教育洼地”;多措并举,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用制廑夯基垒台、兜住底线一心一意办教育、真抓实干促改革,才能为“苔花”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教育给予人的深刻影响,往往是绵延一生的。我们期待着,教育的阳光酒满大地,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各显其能,如同星星点点的“苔花”,怒放作花香四溢的春天。(摘自2018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9 . 选文引用了两首“咏苔”小诗,有什么作用?10 . 选文段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11 . 选文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选出下列不适合做论据的一项。A有教无类。一一论语卫灵公B教师教任何功课,“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一叶圣陶C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了来自甘肃定西的残疾学生魏样,为方便其生活,学校为其母子提供了单独宿舍。D中国青基会于1987年10月倡导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希望工程,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意重返校园。13 . 选文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占领一座“制高点”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很是壮观。在人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奇伟瑰丽,难以企及;梅兰芳、周信芳占领的是京剧的制高点,美轮美奂,光彩照人;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p f蚂蚁)撼树”。然而,这并不是说后来的人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了,因为还有次一级的制高点,同样很重要,很壮美。如果说李杜占领的是三山五岳,你还可以去占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譬如诗歌,即便不能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帜,占领自己的山头,苏、辛占领的是豪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塞诗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波澜壮阔,或柔情似水,或金戈铁马,或小桥流水,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熏陶。退一步讲,如果连占领普陀山、五台山的机会也没有了,你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有志向,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有了自己的山头,就拥有了一座事业的制高点,你就是标准、楷模,你就是权威泰斗,你就有了话语权。可是,当今世界人才济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想拥有一座自己的制高点,是越来越难了。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制高点呢?关键要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决不重复别人,务必要独出心裁。比如练书法,我们练一辈子隶书也超不过汉隶水平,终生研习草书也难赶上张旭、怀素,然而,前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苦心揣摩多年,终于发明了一种韵味独特的“草隶”体,清新明快,一鸣惊人,发挥“杂交优势”,硬是在草、隶两座大山之间崛起了一座新的制高点。再就是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个制高点都是一点一点地堆起来的,说是占领其实更是建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可能奏效,有的甚至要倾终生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拥有制高点的人,哪一个不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狂,哪一个不是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每个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不一定是珠穆朗玛,不一定高耸入云,但一定是独具特色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14 . “蚍蜉撼树”在文中的意思是_。15 . 根据第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 _, _, _;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不能用本卷上出现的材料)16 . 本文的论点是_。其中第、段主要阐述的是_,第段阐述的是_,第-段阐述了能拥有属于自己制高点的方法,分别是:(1)_;(2)_;17 . 下列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屠呦呦从二十多岁起,就坚持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实验室潜心研究,历经十余年、190次的失败后,终于发现了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又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她发明了疗效更出色的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凭借她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台。三、句子默写18 . 古诗词默写。(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2)_,江春入旧年。(3)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_。(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別之恨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9 .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临溪而渔把酒临风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择其善者而从之D宴酣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 .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之景不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行者休于树其一犬坐于前C而不知人之乐 温故而知新D醉能同其乐安陵君其许寡人21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B第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C本文除第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22 .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3 . 词前小序中写道“作此篇,兼怀子由”。你认为此处的“兼”能否删去?为什么?24 . 请写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中包含的情感。六、课外阅读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建初中,将作大匠任隗举凤直言,到公车,托病逃归。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隐身渔钓,终于家。(注释)任隗:字仲和,南阳宛县人,建武八年,被任用为“将作大匠”。2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妻尝之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乃重修岳阳楼C将作大匠任隗举凤直言/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悉与孤兄子/悉如外人26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27 . 结合选文,说说高凤成为名儒的原因。七、语言表达28 . 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请你另外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微笑是_。微笑是_。29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费。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有异。礼俗、生活习惯不一样,所以_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外交实践中,我国的国家礼仪经过了扬弃、修正等变革,不断完善、成熟,建立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礼仪制度。_学习礼仪文化知识,不仅体现的是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展现我国国格,展现我国“礼仪之邦”文明友好的形象。八、名著阅读30 .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他顿时惊喜的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的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找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着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樱桃树。他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的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的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九、作文31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替代。不得抄袭。()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说:“这是您的老师,努力学习。”弟子:“跟这杯水学习什么?”禅师说:“跟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空间。无论把水倒进怎样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就改为容器形状,永不抱怨空间的改变。”弟子问:“跟镜子学习什么?”禅师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世界。无论镜子面对怎样的情境,它都能如实反映,毫无遗漏。”分析材料,从“水”或“镜子”当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四季,色彩斑斓。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让你向往。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令你难忘,让你憧憬。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根据提示,请以“最美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十、其他32 . 填写歇后语(1)砧板上的肉(2)狸猫换太子(3)老太太住高楼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